,有所作为。从现在起,全市上下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建立抓典型的联动机制,形×××乡领导抓典型、有关职能部门抓典型、农业科技人员抓典型等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发展典型的局面,在全市培育一大批科技带头人、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产业带,进而实现以户带村、以村带镇、以镇带县,点上突破,面上推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上规模上水平。一是县乡领导抓典型。主要是围绕县乡规划确立的主导产业和产品,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和行政手段,特别是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措施,重点培养发展专业乡、专业片、产业带典型。二是职能部门领导抓典型。围绕规划确立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从行业特点出发,立足于发挥部门市场信息灵活、技术力量雄厚、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综合优势,重点培养专业村、专业乡典型。三是农业科技人员抓典型。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从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搞好技术培训和服务入手,重点培养发展科技示范户、带头户和重点户典型,形成农业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把各级各部门在结构调整上培育发展的不同类型典型有机整合,进行筛选和分类,采取组织报告会、交流会、培训会、现场观摩、算帐对比效益分析等形式,启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主动搞调整。像邹城北宿的小麦垄作套菜技术就是在我市试验成功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大、种植业结构调整没有起步的地方,今年要着力从推广麦菜垄作典型入手,扩大麦菜套种面积,以此实现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新突破。三、要强化各项保障措施。从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看,哪里动手早、准备充分,那里的结构调整遇到的阻力就小,调整的成效就好。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围绕搞好秋季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当前,及早动手,从现在起就坐下来细心研究,把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透,宁可把困难考虑的大一些,把问题估计的多一些,把保障措施制定的更过硬、更有力、更完备,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更扎实、更有效,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调整目标。(一)多渠道畅通农产品销售。依托区域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引进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力争在龙头企业个体数量、规模档次和外向型带动上尽快实现新的突破。尤其要注重在农产品集中产区发展一批贮藏企业,实现集中收购、均衡上市,保障农民调整结构取得良好收益。要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快企业的改制改造和技术创新,拉长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打造优势知名品牌,不断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围绕龙头企业,高标准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企业与基地、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订单种植”和“合同收购”,研究探索加工增值利润返还农户的有效形式,使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双向互动共同体。要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在农产品集中产区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功能全、辐射面广的专业批发和交易市场,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的不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广泛吸纳外地客商前来采购;大力培植农村经纪人队伍,鼓励开展远距离农产品运销;积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组织优质农产品推介活动,发展网络销售、连锁经营、委托代理等新型流通业态,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把保障农产品畅通销售作为事关农业结构调整根本和长远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二)创新技术服务形式与内容。一是强化宣传引导。继续采取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组成巡回报告团逐村宣讲、算帐对比效益分析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宣传引导,不仅达到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的目的,而且起到传授先进管理经验、实用科学技术和增强市场竞争意识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好各级农技人员技术服务主力军作用。各级农技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人员的根基在农村,阵地在农村,要以服务农业结构调整为己任,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抓手,拿出主要精力,集中主要时间,扎根基层,深入农村,送科技到场户、到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解难释疑,手把手传授技术,真正使科学技术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力量。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扎实有效的技术服务活动。全面落实科技人员包场包户责任制,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技术讲座、培训班,发放技术明白纸、组成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化农业“110”建设,贴近农民群众调整结构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急农民所急,办农民所需,使各级农技人员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三)加大对调整的扶持与投入。要用足用好扶持种养业基地建设补贴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吸附和激励作用,加快规模调整步伐,提升调整的层次和档次。近段时间以来,各县市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扶持力度之大,奖励标准之高,都是近年来少有的。如×××对达到标准的规模种养基地有多少补多少,补助总额上不封顶;×××对获得市补贴的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