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基地,县再给予同等奖励。这些政策措施都很好,各县市区要结合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实际,互相借鉴,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并及时兑现承诺,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群众调整的积极性。要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专项支农资金,重点投向规模种养业基地建设,支持后进乡镇加快调整步伐。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要发挥好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简化贷款程序,探索新型担保机制,争取扩大授信额度,全力以赴支持农业结构调整。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县域招商引资的重点,精心提报和包装项目,创新招商方式与招商理念,有针对性地主动搞好洽谈对接,着力吸引销地企业来产地建基地、建市场、建企业。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城市资本和工商资本围绕农产品的“产加销”上项目,围绕农副产品的原料供应建“车间”,更好地实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四)切实提供各项有效保障。要大力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注重发挥其在信息传递、市场引导、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民调整结构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快乡镇公共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网络、市场、信息点等多渠道搜集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行情变动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农民对市场信息做深层次的调研与分析,围绕市场需求指导好农业结构调整。要加强对农资供应的管理,提前备齐各类农用物资,加大农资市场整顿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囤积哄抬农资价格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按照园区化的思路,配套完善重点调整区域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展示范园,建设展示带,开辟观光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帮助引导农民搞好土地有序合理流转,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过硬的作风抓调整。实施农业结构三年集中大调整,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紧紧抓住秋季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责任,正视差距,找准问题,到排时间表,以过硬的作风和有力的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三年调整目标任务。一是明确责任抓落实。市里重申,各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对农业结构调整负总责,必须挂帅出征,亲历亲为,主动深入调整第一线靠前指挥、督促落实、真抓真管求实效;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必须拿出主要精力,靠上具体抓好各项调整措施的落实;各责任部门负责同志是具体责任人,必须坚守调整一线,做好具体指导和服务。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对照三年调整目标,逐项排查,找准差距,认真研究政策措施,细化分解目标任务,严格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农户的包保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哪一级出了问题就坚决追究哪一级的责任。二是深入基层抓落实。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在基层,在村、在户,各级领导都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调整一线,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摸清实情,现场办公、解决问题。要多到困难大、矛盾多、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敢于触及矛盾,勇于突破难点;要善于抓关键、抓重点,创新思路,破解“瓶颈”,以点上的突破带动面上工作的展开。主要领导对重点工作、重要问题要亲自过问,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不达目的绝不收兵。对已布置安排下去的工作要实行跟踪问效,时刻掌握进度,决不能放任自流,不了了之。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实践中创造的新办法、新举措和新经验,使各级党委、政府的调整思路变成群众的意愿,变成群众的自发行动。三是检查调度抓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结构调整进展情况实行严格的检查、调度和通报制度,定期通报进度,表扬先进督促后进,促强扶弱带中间,形成你追我赶竞相调整的新局面。要继续实行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直接调度乡镇党政一把手制度,绷紧调整弦,增强紧迫感,时刻保持抓调整的高压态势。市直各包县部门要恪尽职守,再接再厉,深入基层,扑下身子,搞好检查督导。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要加强情况调度,坚持每周一调度,关键时刻实行日调度,及时汇总反映工作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四是严格考核抓落实。今年是集中调整的最后一年,市委、市政府将严格按照济发〔2003〕21号和济办发〔2003〕5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兑现奖惩,该奖的奖,该通报批评的通报批评,该诫勉的诫勉,决不姑息迁就。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对完不成任务指标的,要加大处罚力度,特别是对连续三年在调整工作中无所作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直至采取组织措施。通过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奖惩和扶持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乡村基层干部、有关部门、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齐心协力抓调整的强大合力。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市里将增设农业结构调整单项奖,集中表彰一批种养业规模调整的专业乡镇、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