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茶油、山货、木制品加工、特色畜禽、水产养殖等资源加工型企业。二是提升骨干企业实力。要引导分散的、规模小的加工企业通过合并、入股等方式做大做强,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培育骨干企业,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落实重点帮扶措施,通过采取争取项目、转换机制、引进资金和技术、更新生产设备、技术改造等,提高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加速产品升级换代,进一步增强中原制鬃、禹王机械、开源环保等骨干企业的经济效益,扶持壮大长园茶油、九华山茶业、山信米业、其鹏茶叶、东方木业等优势产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三是构筑工业发展载体。要抓好上石桥工业园区、鲇鱼山民营经济开发区和达权店钼矿矿区的开发与建设,推动各项生产要素不断向园区、向优势企业聚集,使园区真正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特别是在上石桥工业园区建设中,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功能,综合开发,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制定园区详细规划,尽快实现水电路讯四通,为企业进驻创造条件。四是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加强服务和监督,取消所有制界限,在投融资、税收、土地利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不断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加大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对近年来实施改制的企业,逐个摸底排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尽快将改制推进到位。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查处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六)突出城镇建管,努力提×××城品位
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城建设管理水平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形象窗口。要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扩容提质,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提×××城品位。一要坚持按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开展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编制,近期重点应放在黄柏山路、金刚台大道、温泉大道、花园路两侧,努力提高详规覆盖率;要严格执行规划,完善规划审批制度,实行“一支笔”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规划,更不准违规乱占乱建。今年要重点实施陶家河的治理,建设部门要尽快拿出西津桥至锦绣迎宾馆段的拆迁安置方案,尽快付诸实施,努力提×××城品位。二要加快在建项目进度。要加快污水处理厂、香桂园小区、文体中心、花园路改造等项目进度。尤其是花园路三期改造项目,历时近两年,至今仍有少数户拒不拆迁,近期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完备手续,排除一切干扰,克服一切困难,依法进行行政强制拆迁。这件事情不能再耽误了!三要加强城市管理。近年来,商城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有两大不适应,一是脏乱差的现状与打造旅游商城、生态商城、园林商城的整体目标不相适应,乱停乱放、乱写乱画、乱搭滥建、马路市场、店外经营都十分严重;二是当前管理方式与县城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管理需求不相适应,多头管理、关系不顺、主体不明、队伍分散、号令不一,整体体制和机制运转不灵。为此,要确立主体,理顺关系。城市管理的主体是建设局,由建设局成立专门的城管中心,下设专业的城管大队、环卫大队、市政大队、园林大队,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管理办法,对县城规划区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实行综合执法,严管重罚,要做到时时管,天天管,月月管,年年管。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真正管出成效,管出水平,管出形象,管出品位。会后,要立即开展县城管理的综合治理,对不服从管理者一定严管重罚,严惩不殆。
(七)突出税收征管,增强社会发展保障能力
目前,我县财政收入总体情况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非税收入比例偏高,税收占财政收入比例呈倒挂现象,收入质量差,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出形势严峻。由于年初预算盘子打得紧,余地不大,而今年的大项支出、零星支出和未纳入预算的支出增多,加上马上要进行公务员工资改革,更需要很大支出。因此,下半年,我们的财政收支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一是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形成齐抓税收征管的格局。各乡镇要认真分析税收形势,研究制定措施,明确各自责任,构筑协税护税网络。要坚决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彻底跳出为完成任务以非税收入突击入库、虚收空转的游戏圈子,要把组织收入的着眼点放在平时征收上,尤其是工商税收上。要组建强有力的护税协税队伍,坚决把工商税收上来,按既定的目标确保完成,力争超额完成,提高收入质量,增加可用财力。二是健全征管制度,强化征管手段,规范税收秩序。按2005年全县gdp4xxxx亿、以3税率计算,应该实现工商税收收入1.2亿元,而我们实际完成工商税收入0.32亿元,仅占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