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总额。在全部工业投入中制造业投资领先增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投入占83.6xxxx,四大基地投入占76.8xxxx。工业园区建设投资69.04亿元,增长69.2xxxx,占制造业总投入的48.xxxx。在整个投入中显现了大组合、大投入、大项目、大产出的新格局。全年组织实施国家国债、“双高一优”等专项11项、省重点结构调整项目27项,累计在建省及省以上重点项目达到65项,为历史最高水平。获国家、省市县给予技改技术进步补助资金累计达1.16亿元,有1xxxx项目已竣工。组织实施500xxxx元以上项目94项,亿元以上项目35项,市重点制造业项目50项,同时还组织实施了新材料、产学研、工业信息化等xxxx专项6xxxx技术创新项目,其中1xxxx被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完成省级新产品开发461项。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xxxx,同比提高0.xxxx百分点。工业性投入和园区建设的推进,有力地拉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拓宽了全市工业发展的空间和领域,有效增强了发展的后劲,促进了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工业产值增幅超过轻工业16.xxxx百分点,轻重工业比达到0.98,重化工业特征初步显现。新型纺织、特色机电、医药化工、新型建材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完成销售收入227.11亿元,实现利税25.37亿元,分别增长39.xxxx和38.xxxx,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8.xxxx和42.xxxx。
四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启动建设开局良好。各级各部门去年上半年就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了大量前期衔接工作,排出了一批基地、一批企业,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尤其在强化向上对接中,取得了初步进展。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各县区积极贯彻全省、全市工业大会精神,相继成立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开展了宣传发动、编制规划、出台政策等一系列启动工作,重点企业的培育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建设有序推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既是三县换届伊始之年,也是两区成立之年。在人员变动大,相对人手少,各条线上工作多的情况下,体现了新班子新气象。抓工业发展,抓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热情高、干劲足,县区乡镇间比发展、比投入,你追我赶,竞相争先,掀起了新一轮工业发展高潮。×××以抓大投入、大招商、筑大平台,促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内外资引进名列全市前茅;长×××以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集中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扩总量、提质量,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增幅均列全市第一;安×××围绕建设生态大县,提出并实施了生态工业发展规划,生态特色产业推进明显加快;×××聚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全力建设南太湖吴兴工业园,高标准建设的道路框架和高速度推进的形象进度,使南太湖吴兴工业园成为全市增长的最大亮点;×××实施重点企业、名牌产品和重点项目联动,加快构筑科技新高地、结构新体系和开放新格局,规模经济增势强劲,新增规模企业总数居全市第一。开发区和重点园区间也呈现了大招商、大建设的热潮。各省级开发区和重点园区以及织里、煤山、钟管、练市等经济重镇在引进内外资、加大工业性投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增长质量中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块状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壮大,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启动实施,摸索了初步的经验。
总之,去年全市工业经济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也比预料的好。成绩令人鼓舞。同时也表明全市经济与全省全国一样,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这个上升期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和正确应对的结果,是全市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成果,也是广大企业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加快发展的结果。这些都为今年工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差距。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