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的主动权。为打消群众的种种顾虑,网通公司的黄惠刚亲手写下了承诺书,公安局的张春波抵押了自己的房产证。林业局刘存洲同志,压力面前不弯腰,困难面前不低头,核电搬迁、大绿化、护林防火三不误。市物价局的隋德斌不分份内份外,只要对搬迁工作有利就全身心地投入,组织机关干部帮助药监局顶风冒雨为群众搬家,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质监局的于利明、国税局的郭沂靠前指挥,组织得力。移动公司的方志刚、工商局的郝宏亲自挂帅,深入一线。粮食局的徐维忠,陪着群众到医院看病,忙里忙外,跑上跑下,却顾不上看一眼患病住院、近在咫尺的母亲。拆迁办的黄京强同志,在董家庄最后只剩下8户没有选号的情况下,利用曾在当地教学的优势,先后动员了其中2户移民参加了选号。财贸办的孙培美、徐武章,经贸局的王春杰、董向光,侨联的孙海涛,工商局的孟广利、冷建亭、田玉品,司法局的宋斌修、杨福亭,发改局的赵云、周绪刚,物价局的唐波(30至40名单位的突出的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心系搬迁,情牵移民,为核电搬迁做出了贡献。
四、面对复杂的局面、重重的矛盾,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着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为民的情怀,忍辱负重,感动服务,充分展示了“勇于尽责、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
面对浩大的搬迁工程,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令人惊叹的速度和效率。广大干部职工真心为民服务,换位思考、善待百姓、甘当公仆,身体力行地传达了市委、市政府的声音;广大干部职工以“心里装着百姓、唯独没有自己”的忘我情操,“宁可苦自己、决不亏移民”的奉献精神,连接起了党心民心;广大干部职工上下同心、通力合作、凝聚起强大的合力,赢得了百姓的理解、支持和感激。
(一)再大的苦累,咽得下。回顾搬迁的日日夜夜,广大干部职工早上顶着星星出发,晚上披着月亮回家,露水打湿了裤脚,汗水湿透了衣背,渴了喝一口自带的凉水,饿了啃一口自带的干粮,不管晴天阴天,不管刮风下雨,天天如此;皮肤晒黑了,人累瘦了,嘴唇被海风吹裂渗出了血迹,眼睛因睡眠不足充满了血丝,脚板因不停奔波打起了血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更没有一个人讲报酬谈待遇。建设局的孙永良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带领干部职工共完成了34户的搬迁任务。于旭春在完成既定任务后,仍全力以赴靠上做工作,硬是把冷家庄村最难啃的最后一户给拿了下来。孙建刚无暇照顾患病住院的孩子,一心扑在搬迁现场,当圆满完成任务时,孩子已因病情加重转到烟台治疗。服务局在人手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班子成员自始至终战斗在工作一线。孙智照连续5天晚上打吊瓶,白天照常做工作;尹孟旭晚上10点匆匆赶回威海为父亲搬坟,一夜未眠,天不亮又精神饱满地出现在群众家中。方圆街道的辛东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工作连轴转,一边抓核电搬迁,一边抓城市拆迁,实现了双丰收。国税局的郭京山同志心里装着移民,在搬家过程中,天下起了雨,他把移民让到驾驶室里,自己则坐在车顶上,发着高烧的他一直坚持把移民的全部财产搬进了新家,才到医院打起了吊针。在核电搬迁中,广大干部职工经历了数不清的疲惫,数不清痛苦,数不清的磨难,但大家发扬“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以苦为乐,顽强拼搏,为核电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再重的担子,挑得起。公路局40多人的工作组在徐增虎的带领下,压力面前不弯腰,困难面前不低头,勇挑重担,短时间内完成20户搬迁任务。卫生局的宋冠利以身作则,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昼夜靠在冷家庄,带领干部职工完成18户群众的搬迁,在董家庄一天完成7户群众的选号任务。妇幼保健院院长袁波同志,连续靠在村里做工作,没有一天在深夜12点前回到家,其中一天,她从早上到晚上11点没吃过一口饭,连续跑了10几户群众。发改局王文强由于过度劳累,腰椎病加重,但他轻伤不下火线,半卧在群众炕上做工作。市委党校刘学三带领工作人员靠着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为做通一户的群众的工作,先后请来了13位亲朋好友。民营经济发展办公室的于涛赤着脚站在刺骨的海水里,帮助群众挖蛤蜊,从上午11点一直干到下午3点,当把3000多斤蛤蜊装上车后,于涛连累带饿一屁股坐在海滩上站不起来。自来水公司的王同伦,把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为帮助群众尽快致富,他一手操办帮助拆迁户开起了商店。十多年未骑过自行车的群众为了表示感谢,硬是骑车来到海边赶了一大盆海蛎,又坐车送到了自来水公司。
(三)再大的委屈,忍得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包益海的带领下,忍辱负重,攻坚克难,执法大队的副大队长隋传光想起大哥在冷家庄有朋友,凌晨4点就驾车奔向老家,把正在家里建养鸡场、根本脱不开身的大哥半请半拖地拉到村里,面对朋友板起的脸,连大哥都要赌气回家,但隋传光毫不气馁,拉着大哥继续不厌其烦地摆事实讲道理,直到晚上10点,终于做通了两户群众的工作。国税局的于庆言同志,在亲戚翻脸不认这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