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肘往外拐的”亲戚时,把委屈藏在心里,依旧满脸笑容地“赖”在亲戚家里,直到晚上做通了工作才离开,在冷家庄,他一个人完成了5户移民的选号工作。凤城街道的李春光拉着妻子做亲戚的工作,结果当天妻子就因上火犯了胃病。第二天,他又动员妻子忍着疼痛再次迈进亲戚家门,夫妻俩的执着终于使亲戚的冷脸变成了热脸。无论多少白眼、冷落和刁难,我们的干部职工始终笑脸相迎,热情问候,耐心宣传,用自己的热心换来了群众的热情,用自己的真心换来了群众的真情,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换来了群众对核电建设的大力支持
五、面对全市的大局,面对崇高的利益,全市上下始终保持着一种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充分体现了“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的协作意识
全市广大干群视核电搬迁超过一切,坚持高姿态参与,高境界支持,全市一盘棋,上下大合唱,力量高度凝聚,行动高度一致,形成了核电搬迁的强大合力。在第一线,有流血流汗、战难斗险的标兵,在大后方,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典型,既洒满了前线干群的汗水,又凝结了后方干群的心血。正是全市上下用智慧和力量谱写出核电建设史的上的壮丽凯歌。
(一)一条心,一切想着核电。这次核电搬迁的圆满完成,靠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觉悟,靠的是不怕吃苦流汗的实干作风,靠的是不讲条件不计代价的奉献精神。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实战中,吃苦在前的是机关干部,忍辱负重的是机关干部,令人感动的是机关干部,默默奉献的还是机关干部。药监局隋丰禄同志,到烟台市局开会的路上,突遇车祸,腿部肌肉挫伤,头部轻度脑震荡,颈椎也受到损伤,但董家庄搬迁工作开始后,他立即放弃治疗,带上药物直奔现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质量监督局女党员、老职工刘风翠,今年50多岁了,爱人常年在外奔波,年迈的公爹公婆常年住在她家需要照顾,当局里抽调她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工作中大胆泼辣,一天半宿工作下来,两腿抬不上床,第二天照样起早进村开展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女党员的风范。总工会李智远同志,今年54岁了,身为女同志,与年轻人一样冲在第一线,入户做工作、帮移民户搬运家具、装车卸车、收拾卫生,样样抢在前。水利局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吕德法同志,走东家、串西家,劝亲戚、找朋友,殚心竭虑搞发动,苦口婆心做工作,不仅做水利局所包户的工作,而且帮助其他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工商局的姜德梓同志,把身患重感冒的家属拉上了一线,妻子俨然成为移民干部队伍中的一员,和机关干部一样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竭尽全力支持移民搬迁工作。法院孙君英、董占玉,检察院张亚平、建设规划局谭春竹、残联李玉贤、计生局李敏、交通局于增华、公安局孙希国、大闫家财税所孙有为、凤城财税所刘美玉等同志,(夫妻双方都有任务的)毅然舍弃家中老小,夫妻双双奋战在移民搬迁的第一线。畜牧局的于允海同志,为了核电搬迁,工作连轴转,家属因病在青岛住院,直至出院,没去看过一次。房管局的于在龙同志,舍小家为大家,女儿在外地工作,搬迁期间特意从外地赶回来举办婚礼,但为了核电搬迁工作,他说服了家人和亲属,推迟了女儿的婚期。人武部的刘云峰同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儿子从外地来看他,来了三天硬是没见着爸爸。环卫处刘从勇同志,在核电搬迁过程中,老父亲病危住进了医院,此时他正在做一搬迁户的工作,当得知户主的岳父和岳母患病较重后,他马上联系并亲自把两个老人送到医院,亲自背着老人上楼诊治,却没顾得到病房去看一眼自己病重的父亲。安监局曹伟敏同志,年近50,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坚持靠在现场工作。经贸局冷守强同志,虽然年纪轻,但志气大、干劲足,靠着一股韧劲,做通了两户的选号搬迁工作。农业局于海丽同志,发动丈夫单位的职工帮助做工作,由于这名职工的工作脱不开身,这名工人的工作只好由做领导工作的丈夫顶替。海洋与渔业局刘杰同志,主动参与搬迁工作,自费帮助搬迁户安装电话,先后做通了2户的选号搬迁工作。人事局冷传光,虽然只是一名司机,但大局意识强,积极发挥与两个村关系密切的优势,主动请缨,靠上去做工作,一个人完成5户的选号搬迁工作。档案局于长坤同志,既是司机又是队员,凌晨三点到村帮助移民起锅,连续的作战,过度的疲劳,使他在路上发生车祸,当他从昏迷中醒来,因为自己未完成工作任务,立即让同事拨通搬迁户的电话,代他向搬迁户致歉,表现出了极强的忘我精神。在海阳,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样一些平凡的人,是这些兢兢业业、辛勤工作的基层干部。
(二)一个调,一切服务核电。核电搬迁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高度的统一意志和行动。为了确保核电搬迁的圆满成功,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全局观念,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做好核电搬迁,为海阳争光。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每一项任务,都是积极响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