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改建制上狠下功夫。我们要严格执行“两个禁令”、“三不准七严禁”,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针对清理查纠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政务公开制度”、“首办责任制度”、“领导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制度和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首发不罚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把对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的监督约束用制度的形式落到实处,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㈡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坚定不移地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1、以个私经济为重点,进一步加快财政收入增长。加快我局发展步伐,关键在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长,关键在大力发展个私经济。一要抓好在系统上下树立“个体发展我发展”的理念。凡是国家政策允许的,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登记程序,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特别是在登记注册、商标注册、打假维权、法律咨询、行政指导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动民营经济总量的增加、质量的提升,为工商执收搭建平台。二是抓好县里确定的龙头企业和民营经济大户。要建立龙头企业和大户联络制度,采取更加过硬的扶持措施,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实现工商系统和企业“双赢”。三是抓好“绿色通道”和中央1号文件的落实。为下岗失业人员申办营业执照提供便捷服务。引导个体私营企业雇用下岗职工,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继续落实好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镇退伍兵、农民自产自销农副产品免收工商管理费政策。放水养鱼,扩大民营经济总量。
2、以《行政许可法》为重点,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系统形成学习、宣传《行政许可法》的自觉性。二是认真落实一个窗口对外,搞好行政许可公示。认真抓好“窗口”建设。所有行政许可事项须在注册大厅进行,统一受理和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对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收费标准及依据,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行政许可申请书示范文本等,予以公示。三是继续做好有关基础工作。国家工商总局已公布格式文书的,要认真遵照执行。尚未公布的,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企业登记程序规定》以及国家工商总局制发的《企业登记申请材料格式规范》规定的文书自行制定格式。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行政许可的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行政许可收费,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要结合实际,抓好全员培训,使全体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熟悉掌握行政许可法,对直接从事行政许可的工作人员要强化培训,切实做到“三清”,要进行测试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四是对企业登记实行当场登记,减少内部审批环节。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登记程序规定》和省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经州局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州、县市工商局都由局长授予企业注册分局负责人对企业登记申请的审查核准权,由其代表企业登记机关作出是否受理、登记的决定。对重大和复杂的问题,应向局长或主管局领导请示报告,并对核准的企业设立登记情况每月定期向主管局长报告一次,以便主管局长掌握登记和发照情况。
3、以纳税人评议活动为重点,进一步打造诚信服务工商。上半年,纳税人评议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被县委、县政府考核评为满意单位。但我们必须清醒的、客观的、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个结果,实事求是的看,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下半年压力比上半年更大,工商部门处在纳税人、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矛盾焦点上,所以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切实抓好纳税人评议工作。一是在案件查处上“抓大放小”工作要切实抓好。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对违法违纪轻微的案件,采取首发不罚或减轻处罚,重点查处抽逃出资,虚假出资、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案要案,减少工商对纳税人的行政处罚面。要继续处理好党委政府、各部门关系,为纳税人评议活动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工商管理费增幅分年到位要切实抓好。管理费增幅过大是纳税人不满意的焦点,我们要按照“四方定费”要求,对管理费年增长幅度掌握在10—30%,稳妥推进,逐步实施,分年到位。同时,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