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深化改革为重点,加快监管方式的创新和拓展。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和拓展监管方式,要坚持各项改革先行。必须花大气力,确保年初各项改革真正落实到位。一是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改革必须真正落实到位。要不断拓宽领域,增添新内容,要结合“两整顿”,继续把事关国计民生的农资、药品、食品安全等纳入“关口前移”改革范畴。二是诚信体系建设改革必须真正落实到位。三是“经济户口”管理改革必须真正落实到位。“经济户口”管理是工商部门的基础工作,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工商所。从上半年工作情况看,白沙所的这项工作做得比较好,有的所没有开展或开展得不理想。表现在:部分单位“一卡一表一袋”不规范,没有按照省局规定格式、式样和要求建档;经济户口资料不真实,内容不全面,实际户数与档案资料户数不一致,新开业的未及时建档,该注销的没有及时注销;经济户口与电子档案数据不一致的现象也相当普遍。这些问题务必在下半年切实加以解决。为此:①切实加强“经济户口”管理的领导。②继续抓好“经济户口”管理规范完善工作。四是工商收费“阳光工程”改革必须真正落实到位。我局“阳光工程”工作得到了州局的表彰,但仍存在不足的方面,我们要继续认真的抓好这项工作。
5、以“目标管理”执收工作为重点,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和增收节支力度。财务工作是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的交汇点。我们一定要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为此,一是要继续加强财务收支的管理重点。⑴要加强经济收入管理。今年上半年我局虽然实现了“双过半”,完成年计划的51.75%,但离我局260万元任务,还相差甚远,只完成任务的47.34%。下半年要进一步拓宽费源,依法组织收入。这里我想着重提醒大家的一是要对执收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任务的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基本人头经费和生存发展问题。大家知道我们还没有吃皇粮,还是“以收定支”的财政管理体制。上半年我局执收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㈠是任务发展不平衡,存在滑坡危险趋势。机关发展态势好,工商所差。机关61.5万元任务完成了41.9万元,完成68.1%,只差19.6万元。而工商所任务是198.5万元,上半年只完成80.9万元,完成40.75%,还差117.52万元。7月份,局机关已完成45.4万元,完成73.82%,而工商所只完成95.63万元,完成48.17%,还差102.87万元。局机关除消保股未实现“双过半”外,其它股、所、分局都较好地完成了“双过半”任务。6个工商所除白沙所和潭溪所外,其它四个所不仅没有实现任务“双过半”,而且还比去年同期减收16.1万元。㈡是下半年执收形势严峻,任务非常艰巨。从目前形势看,执收任务主要在各工商所,特别是在武溪、浦市、兴隆场三大所。还有合水所,以上四个所上半年只完成任务的24—32%,7月份也只完成30—38%。下半年只有4个月时间了,能否完成相差的102万元任务?困难非常之大,可想而知。以上四个所任务完成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主观上的问题。早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可见,主观努力的重要性。当前影响我们完成执收任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㈠是意志削弱,不思进取。认为任务太重难以完成,不如不完成。㈡是欠缺大局意识。认为待遇差,奖金少,办公经费少,工作难度大,不想完成。㈢是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认为任务和责任是领导的与己无关。㈣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差,点子少。㈤是工作上存在投机取巧,钻“目标管理”空子。认为只要完成90%任务,就可以得100%奖金,任务分解只按90%分解。从一开始就没有100%完成任务的思想。以上问题虽然只反映在少数人身上,但负面影响却很大。针对上述主观上存在的问题,下半年执收的总体思路是: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全力抓执收,做到“应收尽收”,确保“目标管理”任务的完成。主要措施是:㈠要进一步加强领导。①挂点领导要下所蹲点督查工作;②局机关要组织人员下所协作工作。㈡要找准突破口。①是要多办大要案;②是从加大会费收取力度上入手,加强对私企的会费收取;③是要收取消协会员费;④要将“四方定费”推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