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是加大城区主干街道环境卫生巩固力度。进一步以城区主干道路保洁、垃圾清理为重点,坚持突击整治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相结合,巩固好城区主干街道环境卫生不反弹。
十四是加大教育处罚力度。要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户外广告等各种有效的宣传途径,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宣传、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取得的整治成效的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落实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措施,促进群众文明意识的自觉养成和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完善措施,讲究方法,扎扎实实地抓好“整脏治乱”工作
(一)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20**年我县“整脏治乱”专项行动要努力做到“五个延伸、五个巩固、四个提高”。五个延伸即:城镇主干道向次干道延伸、背街小巷向居民院落延伸,中心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县城向集镇和村寨延伸,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向支线延伸;五个巩固即巩固县城和乡镇中心区环境卫生,巩固交通干线沿线环境卫生,巩固风景旅游区内环境卫生,巩固窗口部位环境卫生,巩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四个提高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提高干部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根据这一工作思路,要重点在“五个抓”上下功夫,推动“整脏治乱”工作上新台阶。
一抓规划。结合全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整脏治乱”测评标准,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着力抓好城镇XX县城修编规划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在见实效上下功夫。同时,根据省、地整治办测评内容,严格考评,对各项工作进行周密规划,扎实安排,提高城市创建和“整脏治乱”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二抓整治。在城市和城乡结合部重点治理 “五脏五乱”。并逐步拓展内容,抓好“四边”(路边、河边、屋边、店边)、“四内”(机关内、企业内、小区内、商店内)、“二线”(交通沿线、旅游景点景区沿线)、“一口”(城市入口)的整治工作。
三抓管理。县城和各乡镇要通过招考聘用方式,建立健全保洁员队伍,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卫生保洁、车辆管理、市场管理、绿化美化、亮化等长效管理机制。
四抓建设。在城镇规划和旧城改造中要注意提升城市文明化程度,新建和扩建集贸市场、停车场、水冲式公厕、垃圾中转站,修建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各种设施场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抓参与。要深入开展“整脏治乱”创建活动,在“巩固、提高、延伸、辐射、带动”上下功夫。全面推进我县城市(县城)、乡镇、村寨的“整脏治乱”工作。加大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贵州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的宣传教育力度,采取严管重罚的方式,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积极营造“整脏治乱”为人人,人人参与“整脏治乱”的良好局面。
(二)认真完善20**年“整脏治乱”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各工作部门要将“整脏治乱”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要建立各级领导指导、联系乡镇(村)制度,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县整治办要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责,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完善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将任务层层分解,逐项落实,明确责任。
二是创新手段、强化管理。要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做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规范管理。逐步推行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要进一步落实“新门前三包”(包不乱堆乱倒乱挂、包不乱贴乱画乱扔、包不损坏公共设施)责任制,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格局。
三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发挥宣传媒体正面舆论引导的优势,充分利用户外广告、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短信平台和永久性宣传标语等载体,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的社会影响力和知晓率。
四是强化监督、社会联动。完善人大、政协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认真办理好群众举报事件。
五是动态考核、严格问责。实行动态考核,对群众满意率分季度进行调查,县整治办每个季度对25个乡镇进行一次实际效果和群众满意率的调查和明查暗访,平时检查结果加半年、年终检查得分作为年终得分。继续实行严格问责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在全区考核中进入最后三名的乡镇,将被地区整治办黄牌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