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副市长在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服务明显提高,是农民最信赖,政府最可依靠的力量。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9个一号文件,其中有7个对供销社提出了要求。我昨天在省里参加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供销社的改革,包括农合联、基层社组织体制改革。省政府也曾下发了77号和 105号文件,明确了充分利用供销社组织体系完备、扎根基层、流通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前天,省委副书记赵勇同志要求要用大三农的理念看待三农,跳出三农看三农,用三化和城乡统筹的理念抓三农,供销社应当首当其冲。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以后,农业创造了丰富的物产,实现了两个八连增。现在又到了现代农业的关键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重新布局。供销社在这个重新布局中应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说,供销社目前面临的形势是好的。如果供销社还认识不到位、做不好,那是不应该的。实践证明,以任丘为代表的各县(市)社,都有很好的经验。所以要趁势而上,实现供销社的二次创业和新的腾飞。各县(市)长一定要重视供销社,关注供销社,关心供销社,把供销社的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的整体工作规划,统筹考虑,统一安排。我再提三点要求:一是成立组织。各县(市)主管县长挂帅,成立专门组织,经常到供销社去调研,听取汇报,定期研究供销社工作,帮助解决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二是落实政策。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省政府77号、105号以及市政府144号文件。我觉得当领导干部一个是学懂政策,按政策办事。再一个,还要勇于创新。各县(市)要根据当地实际,出台支持供销社工作的文件政策。三是优化环境。供销社这几年的发展是遇到一些困难。各县(市)政府一定要给一些特殊政策,把问题解决好,特事特办。要多支持、多关怀、多包容。

二、要把为农服务作为供销社的根本宗旨和方向。供销社的根基在三农,基础在三农,存在的价值在三农,未来发展的方向还为三农。但是过去供销社的发展游离于农民之外,对农民社员只是名义上的象征性的服务。这种服务只是等价交换,背离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宗旨,演变成第二商业,都成了小卖部,不是真正为农服务的合作社。供销社前些年的发展走过一段弯路,但是供销社生于农服务于农,不能偏离为农服务这个大方向。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就会成为建筑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科技企业。再一点,供销社的企业不能戴着供销社的官帽子,不为农民做事。不能为了利益,不为民意考虑。这就是大家要思考的问题。不管是坚持为农服务,还是坚持市场改革的方向,又或者是坚持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必须要大力推进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构建运转高效能、城乡并举的网络体系。不管各种所有制形式,只要为农服务,想加入供销社,就可以加入,这叫胸怀。

那么怎样体现为农服务呢?国务院、省政府文件指出,供销社要打造“三种力量”。一是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把供销社打造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应该改为现代农业服务的骨干力量。省委副书记赵勇同志讲的第二条核心内容就是现代农业,提出“五化”,即区域化规划,规模化发展,特色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供销社就是为这五化服务。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做大做强涉农的龙头企业。供销社一定要把龙头企业的规模做大,把龙头企业的覆盖面做广,把龙头企业为农服务的能力增强,带动农民致富。要抓住龙头,抓住项目。只要涉及现代农业的项目就要支持,大胆的支持,给供销社一个空间一个舞台。因为供销社始终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政府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根本宗旨。二是把供销社打造成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供销社首先要扩大覆盖面,壮大主导产业,增强实力后再反哺农业。农村现代流通涉及面很广,要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最起码首先成为农资流通领域的主导力量,这就体现为农服务。像任丘那样,看了让人振奋,到处是供销社的阵地。挣钱我没意见,但不要忘了我们的根基,不要忘了我们的宗旨。农村流通是很大的一个板块。随着土地流转的规模不断加大,不断增强,将来的需求还都在农村。供销社守信誉,建起商贸综合体后,就能赢得更多农民的信任和支持。这是贴近农民,吸引农民,让农民认可的一个有效切入点。三是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肃宁的经合组织覆盖已经在供销社实现了有效对接,已经得到了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认可。供销社有文件政策支持,还有农合联,只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由过去的一家一户的经营组织成规模经营就是好事。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30年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一次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一条必由之路。不走这条路现代农业就建不成。目前,农业生产力发展很快,小麦的机耕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七八,玉米的机耕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稍差点的也达到百分之六十。农民对土地的依附程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已经实现了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