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够大,大项目、大企业支撑能力不强,产业及园区布局仍需优化;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乡镇经济总体还比较薄弱,城乡统筹的任务十分迫切;少数部门工作作风仍需转变,改革创新意识有待提高,机关效能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不高,金融案件处置还需加大力度,用电、用工等要素制约亟待破解。对此,我们一定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挑战更加严峻。但是,纵观国内宏观形势、省市经济态势和自身发展优势,我县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别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规划的深入实施,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动员令带来更多改革红利的释放,各类利好要素叠加,我县发展的环境总体向好。只要我们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同心同向、同调同力,就一定能推动潜山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十亿财政、撤县建市”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加大统筹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力度,毫不动摇地推进工业强县、旅游XX县、生态立县和城镇化四大战略,进一步调结构、转方式、增活力,促进经济较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奋力打造实力潜山、活力潜山、魅力潜山、和谐潜山。
综合考虑,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亿元、增长16.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着力提高工业经济支撑能力。壮大工业经济。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趋势,引导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力争矿山机械、制刷等产业发展有新成效。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培育健康等新兴产业。全面落实各级促进工业增长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十强、二十佳”企业加快发展。遴选一批规上工业企业,组织实施“翻番计划”,推动列入计划的企业实现产值、税收三年翻番。做实产业园和园中园,发展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力争新增规上企业30家。坚持并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快推进卫康二期、宏昌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新投产10个。用好、用活技改政策,力争完成技改投资30亿元。培育技术创新主体和企业家队伍,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力争新认定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筑牢发展平台。科学确定县开发区新扩区产业定位,组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启动起步区建设;完XX县开发区东部区块征地拆迁,加快基础设施和安置房建设,调度推进入区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加强入区项目管理,严把入区门槛,严格合同约束,确保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入库工商税收3亿元。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统筹重点乡镇园区产业布局和项目入园,扶持和促进重点园区、特色产业提速发展,省级源潭开发区要确保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税收增长30%以上;黄铺、梅城、王河、余井等重点园区要确保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税收增长30%以上。保障要素供给。推进银政、银企合作,完善财政性资金银行存款竞争分配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强金融监管,督促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合规经营,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上市、发行债券等途径直接融资,力争1至2家县外银行机构落户潜山,实现新增贷款18亿元以上;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争创全省金融生态县。建立国土部门牵头、属地乡镇主抓、相关部门配合的推进机制,争取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000亩,完成耕地开发复垦任务;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大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力度,大力兴建多层标准化厂房,争创全省国土资源执法模XX县。落实统一的征收补偿政策,完善征迁推进机制。建设110千伏梅城变,完成35千伏太平变、开发区变改造。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保障重点企业用工,着力引进各类人才。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XX县,着力放大天柱山旅游品牌效应。打响天柱山品牌。加快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