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势:
一是市级重大项目布局到我县的太少。
二是需干的事情还很多。
①让大家来看的东西太少,留不住人。
②城市规、建、管落后于周边有些区县。
③农业欠帐,在品牌上、龙头企业上还要加大力度。
④民生欠帐,需建设的项目还很多,比如公园的建设,县城还有臭水沟需整治等。
三是减人难度大。
3、各部门怎么办?
(1)深刻领会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城市怎么办?推进县城开发,精心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城市。抢抓渝万城际铁路带来的“半小时主城”机遇,高水平建设30万人口、3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市,加速建设“一心二环五片区”,推进牡丹湖湿地公园、明月山休闲步道、体育文化公园扩展、精品楼盘开发等项目,建设美丽垫江,打造都市“后花园”。
农村怎么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壮大“重庆粮仓”、“都市菜园”、“花果之乡”和“农产品加工”、“劳务经济”的“3+2”产业。强化生态涵养与保护功能,以“五点三区”为载体,以十大农业重点项目为抓手,重点打造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全面推进农产品主产区功能区建设。
商贸怎么办?实施县城中心商圈改造升级建设,规划建设县城新区商圈;加快建设渝东粮食仓储物流园;盘活温州商贸城,做大做强渝东建材市场、澄溪木材市场和佳艺美庭家居广场,努力引进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步步高超市等大商家,鼓励“明月天街”等特色街区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城市商业品位。
工业怎么办?推进市级特色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建成全市重要的工业配套基地。全力推进“一园四集聚区”开发建设,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推进中国西部(重庆)钟表计时及精密加工产业园建设。
旅游怎么办?围绕“花经济”做文章,打造重庆近郊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依托具有浓郁垫江人文气息的田园景观,充分挖掘“五花”(牡丹花、油菜花、李子花、柚花、荷花)等资源,着力打造“五园”(花园、家园、果园、菜园、乐园),建设以花为主的特色旅游文化,拉长产业链条,做强旅游经济。
(2)积极向上对接政策
市上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实行“两减、两不变、四强化”。两减:减少人口荷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侵害。两不变:一是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等面上既有的政策保持不变,二是对万州、黔江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支持政策保持不变。四强化:一是强化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行市级分享税收的增量部分全部留在当地。二是强化金融支持力度。三是强化生态环保建设。四是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工业、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规划10年左右时间,引导转移人口130万人,常住人口减少到700万左右,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我们应在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积极开展对接,争取支持。
(3)策划一大批重大项目(含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