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今天这次会议的目的其实主要还是对专项整治行动作一次动员,省里面发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安排,市、县都作了及时转发,市里还将今年列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年”,前两天出台了专项工作方案,明确要求要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畜禽屠宰、调味品、餐具和食品包装材料等七项专项整治,而且时间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今年底。县上也已经根据工作实际拟定下发我县的专项整治方案,请各职能部门认真按照方案开展整治工作。在整治工作要突出“四个重点”,做到“四个必须”、 “五个结合”“五不放过”,实现“六个杜绝”。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要突出重点环节。特别是市场流通、生产加工、餐饮消费等三个重要环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分别拿出整治的目标计划和检查内容,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要突出重点区域。要加大对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校园及学校周边、农村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对小作坊、小摊贩、学校食堂、“农家乐”等重点区域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三是要突出重点品种。突出抓好粮、肉、油、调味品、蔬菜、水果、豆制品、水产品、学生营养餐、婴儿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整治。严厉打击在生猪养殖环节中违法使用“瘦肉精”行为,有效遏制含“瘦肉精”生猪及制品流入我县。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重点开展好“地沟油”整治工作。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环保等部门要在抓好本环节的“地沟油”专项治理的同时,认真组织开展联合检查;要严格督促企业落实食用油及食用油加工原料购进登记台账制度,重点追查并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进货渠道不明、标识标志不齐全或无标识、购进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行为,斩断“地沟油”流入学校食堂、流入餐桌的渠道;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打击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环节以“地沟油”作为食用油,以及企业违法排放餐厨废弃物等违法行为,凡是涉及“地沟油”的案件,必须提请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凡是达到移送标准的案件必须及时移送公安部门侦办,凡是涉及违法犯罪的坚决追求其刑事责任;要督促学校食堂和餐馆建立实行餐厨废弃物处理登记制度,加强对餐饮企业的环保监管执法力度,严查污水、泔水排放不达标的行为,确保餐饮企业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和地方综合污水排放标准;要指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切实规范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和再利用行为,从源头上遏制“地沟油”的非法生产加工行为。四是要突出重点对象。对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售过期变质食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食品、非法生产经营劣质食用油和非法渠道购销食用油脂的企业、单位和个人,要加大检查频次和处罚力度。“四个必须”:一是发现有关单位存在严重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时,必须停产整顿;二是整改未达到要求的,必须关闭取缔;三是对违法单位和责任人,必须按规定进行处罚;四是对触犯法律的人员,必须严格依法惩处。“五个结合”:一是与日常监管紧密结合。将专项整治作为全年食品安全工作的主线,与日常监管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避免专项整治成为“一阵风”,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保持对食品安全重点难点问题的持续高压监管。二是与健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相结合。要将开展专项整治作为健全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紧密结合,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是专项整治的前提和基础,以专项整治推动责任落实,以专项整治确保责任落实。三是与长效监管相结合。要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综合监管机制,健全完善对监管职能模糊地带和交叉部位的综合监管机制,有效破解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体制、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不健全带来的监管盲区和薄弱环节,为堵塞漏洞,真正实现全程监管、系统监管、有效监管奠定坚实基础。四是与示范、试点工作相结合。通过专项整治,有力推动“万村千乡”示范工作、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食品安全示范店”、 “放心肉”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