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22日,万里委员长主持召开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专题商议1993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关于修改国家宪法的建议案》。
李崇淮在大会发言中明确提出了把基本政治制度写入国家宪法的建议,民建中央表示支持,万里委员长表示赞同,中共中央采纳了这个建议,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条宪法修正案。
《万里文选》第656—657页,有五行历史性的文字记载:
“1993年2月22日,万里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听了李崇淮委员关于建议在宪法序言中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言后,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李崇淮的意见很好,宪法中应该增加这个内容,可以把他的发言稿转乔石同志(修改宪法小组组长)阅。”
1993年3月14日,中共中央向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及时地提出了《关于修改国家宪法的补充建议案》。提出在宪法序言第10自然段末尾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国家宪法的建议案和补充建议案,完成了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的全部法律程序。
李崇淮激动地向记者发表谈话,指出:基本政治制度写入国家宪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飞跃。李崇淮为基本政治制度写入国家宪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二、1993年/辜胜阻/提出合理引导我国“民工潮”
辜胜阻,1956年1月生。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
后任武汉市副市长、武汉市民建主委、湖北省副省长、全国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3年3月在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作了一次大会口头发言,明确提出,人口流动是一个大学校。面对农民流动所形成的高涨的“民工潮”,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它的积极意义。这是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进步而不是—种灾难。同时指出,“民工潮”对城市交通、社会秩序等造成重大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民工潮”堵是不能奏效的,只能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引导。
为此,辜胜阻提出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的具体构想,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使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彻底转移,以及加强政府对农民工跨区域流动的宏观指导、提高跨区域流动的组织化程度等3条建议。
辜胜阻的这些建议,富有科学性可行性,在逐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都得到了采纳,转化为党和国家的决策,这是辜胜阻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贡献。
例三、2007年/周洪宇/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全免费
周洪宇,1958年1月生。时任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湖北省民进主委。曾任武汉市政协常委、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武汉市民进副主委。现任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人常委会副主任、湖北省民进主委。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洪宇曾于2003年3月向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关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应免费的建议》,又于2006年3月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建议》,经研究修改后,再于2007年3月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关于进—步推进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建议》。
周洪字的基本看法是,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免费是覆盖城乡义务教育段内所有学生并包括学费、杂费、教科书费以及贫困生伙食补助费在内的免费。因此,我国义务教育免费的群体要由现在的农村适时推进到城市、免费的项目要由现在的免学杂费推进到免教科书、补助贫困件伙食费。在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上,最好从2009年开始,至迟也要从2010年开始。
周洪宇的这些建议,富有科学性可行性,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已经采取措施,并将进—步采取措施,加大力度,逐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免费,这是周洪宇对当代中国实施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