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基本模式的设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举措,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了我们党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深化,标志着反腐败斗争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把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全过程,整体推进。针对问题抓教育,瞄准漏洞抓制度,切中要害抓监督,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要理清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路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整体框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要明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总体目标
通过加强教育、健全制度、监督惩治,使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科学系统地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建立全社会积极参与、环环相扣、层层实施、严密到位的公共权力运行监督网络。形成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互为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三)要着力解决近期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大教育力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检查、考核、激励机制和工作制度,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制度建设,通过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有效遏制行政干预和权力滥用,切实加强资金监管,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加大监督强度,初步形成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综合运行,立体交叉、科学严密的监督网络,全面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示范的监督惩处。
(四)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一是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融合。我们所要建立的防治腐败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因为我们建立防治腐败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进而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反腐败乃至建立防治腐败体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党建资讯网,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整个防治腐败体系,无论是体制、机制、制度还是措施、方法和手段都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因为只有在适应的前提下,才可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促进和保证作用,否则,就不可能,甚至会起反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把防治腐败体系建设作为建立和完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