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档案工作业务指导的原则。档案工作业务指导的原则,是档案工作业务指导规律的体现。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档案工作业务指导也不能例外。档案工作业务指导的规律,存在于它的各项活动过程之中,它是广大业务指导工作者应当自觉遵循的规范和准则。1、统一指导原则。统一指导原则是档案工作业务指导的首要原则。要正确执行这一原则,必须依据党和国家的战略发展规划、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加强档案事业的规划的制度建设,强化组织协调和监督能力;必须建立分层次、分专业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体系和网络,配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在指导的组织和力量配置上,应既有合理的分工,又有统一的指挥。2、总揽全局原则。总揽全局原则是系统整体思想在档案工作业务指导上的体现。就是要求档案工作业务指导部门及其人员用系统的观念考察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块与条之间的关系,把指导工作的各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从全局或整体上提高指导工作的效率。3、分级指导原则。分级指导原则的提出,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由指导的宽度所决定的。即在一个指导系统中,指导者能够直接指导的部门和单位在数量上总是有限的。二是由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决定的。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档案工作业务分级指导的原则正是“分级管理”的体现。各级指导者应根据统一的行动规范,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4、分类指导原则。分类指导原则,是指在档案工作业务指导中,要区别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不搞“一刀切”,以增强其针对性。这是由档案工作及指导对象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所决定的,是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5、重点指导原则。重点指导原则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观点在档案工作业务指导中的具体运用。其内容是指档案工作业务指导部门及其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或档案事业发展中的基本间题、关键环节而开展业务指导工作,以带动档案事业其他方面工作的发展。亦称“抓重点”或“抓中心工作’’。6、调动人的积极性原则。档案工作业务指导的双方都是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调动人的积极性应是档案工作业务指导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档案行政组织要调动业务指导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档案工作业务指导人员要调动被指导对象的积极性。
十二、档案工作业务指导与档案行政监督的关系。档案工作业务指导和档案行政监督同属于档案行政管理的法定职能,彼此互相配合、互相依存。即:行政监督工作为业务指导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业务指导为有效开展行政监督工作提供理论、技术与方法的保证,也为行政监督提供新经验、新情况。然而,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着眼点与作用不同;管理方法与范畴不同;工作程序与强制性不同。当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方面档案法规的实施缺乏严格的监督作保障,给业务指导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档案业务指导负担过重,由于缺乏监督环节,业务指导的效果不太理想,“投入产出比不高”。因此,强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提高档案行政管理干部的监督意识,正确处理业务指导与档案行政监督的关系对推动业务指导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三、档案业务指导主体与档案业务指导对象的关系。业务指导主体是指依据国家法规并经授权的档案工作业务指导人员;指导对象是指被指导人员。主体与对象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要想起到最佳的业务指导效果,就必须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要调动业务指导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做到:首先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其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是贯彻执行职、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和业务指导人员的情况确定工作岗位,划清职责范围,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并委以履行其职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