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的主要内容:
1、礼貌待人:礼貌是肖像的一面镜子,礼貌是一切美德之源。道德不在乎礼貌,礼貌不在乎道德;但道德源自礼貌。
语言修养就是礼貌中的首要问题。人比动物高贵的地方,就在于他有说话的能力,如果他把这种能力用得不当,就会比动物更低下(萨迪语)。生活中不管任何时候,都必须使用礼貌用语。
2、勤俭习惯:勤快与节俭是中国传统美德。勤快,体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节俭,体现了人的一种高尚情怀。不该花的一文不花,该花的还是要花。
3、诚信习惯:做一个诚实的人。国王要选一个接班人,他将炒过的花种分发给全国的孩子,希望他们种出好花,结果只有一个孩子种不出花来。他被国王选中了。在诚信缺失的年代,诚实更具特殊意义。也许,悖守诚信,会吃点亏;但得到的远远多于失去的。
4、卫生习惯:养成卫生习惯在当今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外某会厅,发现一口痰,断定是中国人吐的——当然过分;但是应该承认,中国人随地吐痰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在中国古代,随地吐痰并非缺德。
5、乐于助人习惯:乐于助人是一种道德行为。有一个老师作救灾动员说:“如果我们不捐献,我们被水淹了,也没有人捐赠我们。”有一位学生回答:“我们住在高高的山头,水淹不到。”老师的动员,问题
出在哪里?将道德行为作为一种投入。我们讲道德,是无须回报的。但我们又必须怀有感恩之心。
6、感恩习惯:这似乎与道德建设关系不大。应该说感恩也是一种德,以德报怨往往产生于不知感恩。感恩并非商品的交换。对父母的感恩,表现在孝敬父母上;对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时常记起。常怀感恩之心,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益行。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