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建设事业在“xxx”期间开好头,起好步。
(一)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城乡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各级政府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为确保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调控作用,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和空间管制的内容。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保证各类规划相衔接,通过吐鲁番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引导城镇化有序发展。要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制度,稳步推行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加强城乡规划监管,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积极探索和完善《吐鲁番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其协调土地和资源利用、指导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区域范围内基础设施相互配套和共建共享。
二是完善城镇功能体系,增强城镇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各县(市)要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合理定位城市规模、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城市对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功能;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优势支柱产业和特色加工业,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提高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重点,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小城镇建设。要注意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小城镇,带动和促进周边农村发展。
三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保障。各县(市)要积极稳妥地推行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户籍挂钩的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消除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要采取税收、补助、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村镇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进一步健全村镇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加强村镇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支持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工作。
四是根据国家投资方向,调整城镇建设投资结构。近几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重点支持西部省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我们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各县(市)要根据国家投资重点,引导城市建设资金投向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提高投资效益,把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改造好,要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此外,国家将安排专项资金,对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村镇建设进行支持,我们要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二)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推进村镇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搞好建制镇(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建制镇(集镇)总体规划编制收尾任务,启动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中,坚持“四节一治”原则,注重协调整合各类公共资源,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居民点适当集中,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加大“一书一证”发放力度,提高发放质量。加强对农村各项建设活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重点镇建设步伐,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和村庄整治项目编制前期工作,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公共财政投入方向和投入重点,首先完成重点镇和村庄整治试点项目编制和储备,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指导和监督,保证项目建设质量,项目工程效益。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在政府的引导下,组织动员广大农民,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自力更生,投工投劳,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村庄整治规划指导下,围绕村庄道路硬化、保障用水安全、搞好环境卫生、保证排水通畅,积极推进以改路、改水、改厕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活动,提高村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水平,改善农村面貌。逐步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新农村。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创建节水型城市
水资源是有限再生、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吐鲁番是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城市节水应该是新时期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根据地委创建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各县(市)要立即启动城市节水型器具的宣传、推广、应用工作。尽快制定“节水设计”审批制度,明确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