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近1.27亿元,还有一批项目正在编报。为了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放宽项目审批政策的机遇,我们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突破年”。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发展信心,把思想统一到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准确把握政策取向、产业导向、投资方向,全力以赴争项目、争投资,确保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发展;各大企业要切实增强投资信心,在困难中看到市场机遇,抓住当前投资、建设低成本的有利时机,苦练内功,以投资拉动产业升级,及早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消费信心,充分认识到我县市场走向繁荣、经济趋于发展的主旋律不会改变,市场走低的时候,也正是扩大消费的绝佳时机。只要我们全县上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勇于突破,就一定能变消极影响为积极因素,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二、培育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实现更大跨越
今年是伟大祖国六十华诞,也是推进我县“xxx”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率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市委“结构转型、创新强市”的发展战略,积极化解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力抢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有利时机,突出项目带动,突出结构调整,突出城乡统筹,突出民生改善,全面提升******的产业竞争力、城乡承载力和公共服务力,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超380亿元,增长31%以上;财政收入超67亿元,增长3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500元和8300元,增长20.5%和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225亿元,增长32%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亿元,增长4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8%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再下降7%。
(一)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三次产业整体竞争力。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投入就是保增长。当前,我县的项目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是无从突破,而是抓项目、促转型的能力还不高。我们要抢抓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的战略机遇,以项目建设为动力,以繁荣第三产业为突破口,以发展文化、旅游、物流、先进制造等非煤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提升煤炭、化工等产业层次为重点,推动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支撑为主向科技和人才支撑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资源型产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牧业驱动转变,走高端、多元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一要以营造消费和流通环境为重点繁荣三产。消费需求是经济持久增长的可靠保证,是拉动经济的内在动力。我县的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商贸流通等产业发展,占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区位和交通条件,在全市、全区享有先天优势,然而普遍存在消费层次低、场所少、环节缺失的问题,既有很大的差距需要面对,也有很深的潜力可以挖掘。今后,我们要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物流为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力争年内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8亿元,增长28.6%。要充分利用独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以文化充实旅游,以旅游助推文化,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全面改善旅游消费环境,争创中国旅游强县,年内要实现游客接待量14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8亿元。具体要把握好“四个注重”。注重科学规划。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国际国内旅游资源和城市建设规划接轨,科学定位全县各旅游景点的布局和功能,做好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成陵旅游区控制性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单体设计,形成从宏观到微观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体系,为打造高品位、高档次的旅游景点奠定基础。注重景点打造。启动以成陵为重点的新一轮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做好成陵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申报工作,启动郡王府博物馆、影剧院、乌兰牧骑艺术中心、成吉思汗博物馆、赛马场、影视基地、蒙元陶瓷博物馆、青铜器艺术博物馆、民俗文化村、景区环境整治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神海子、柒盖淖旅游度假区建设,解决转龙湾产权和体制问题,争取早日得到开发利用。注重产业延伸。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扩大消费为重点,形成独特性、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一条街,大力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业,争取成陵五星级酒店年底交付使用,满足游客吃、住、游、购、娱等多方面需求,以景点聚人、以消费惠民,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注重旅游促销。隆重开展那达慕、四时大典等民族文化、祭祀活动,做好包装宣传,打造闻名全国的旅游品牌,举办区域性民族文化研讨活动和艺术节,支持各类艺术团体和基层文艺队伍开展旅游景区文艺表演、民族风情会演,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引人入胜的旅游内容吸引游客。把民族文化旅游宣传与影视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制作宣传片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