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资源管理,力争境内地表水资源利用总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
(二)以城市建设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城乡承载力。
统筹城乡的过程是城市规模扩大、产业和人口承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农牧业和农牧民的比重不断下降、变农牧民为市民、化传统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的过程。当前,我县已进入城镇化突破、人口战略性转移、农牧区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要加快推进中心城镇城市化、农牧民市民化和农牧区集中化进程。一要推进中心城镇城市化,构筑统筹发展的平台。去年,我们提出城市建设“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换新貌”的目标,目前,规划体系基本健全,旧区拆迁改造深入推进,北区框架已经拉开,启动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基础已经奠定,今年是我们城市建设的攻坚年,全县上下要同心协力、再鼓实劲、抓住时机、攻坚克难,深入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拆迁,确保“两年大变样”的目标如期实现。按照全市都市区空间发展规划,大力度推进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标志性建筑、房地产开发、绿化美化等八项工程。完成790平方公里城乡统筹规划和*镇、******镇、**镇各类总规和控规的编制工作。*镇从基础设施、建筑风格、城市功能等方面与康巴什新区全面对接,完成**景观河改造工程,重点推进创业大厦、公安指挥中心、新闻中心、体育馆、天隆万利总部及20栋超高层标志性建筑开工建设,力争全年开工建设各类建筑350万平米、完成拆迁62万平米、建设7平方公里路网。完成**镇铁东铁西区改造、滨河大道护岸工程,启动霍马线两侧拆迁改造。抓好札萨克镇路网改造、农牧民进城务工小区、经济适用住房和住宅小区建设。其他各镇立足实际,重点抓好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和集聚吸纳效应。二要推进农牧民市民化,建好统筹发展的纽带。以全市农牧区“三区”发展规划为总纲,全面推进人口转移,认真实施东部工矿区和西部生态恶劣地区人口整体退出,计划完成整体退出330平方公里,退出农牧民1600户、5000人,促进退出区生态自然恢复,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和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消除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障碍。建立健全农牧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和援助制度,重点针对转移农牧民开展订单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定向培训、定向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全体公民的公共保障体系。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使城乡居民同等享有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权利。加快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形成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三要推进农牧区集中化,夯实统筹发展的基础。深入实施“转移收缩、集中发展”战略,完成农村牧区村庄布局、人口布局、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适时推进嘎查村整合撤并,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好、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地区集中建设居民点。加快农牧区人口聚居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农牧民享有更加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产业聚集培育城镇经济,实现兴建一个城镇、繁荣一地经济,转移一批农牧民、致富一方群众。
(三)以惠民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力。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好过去各项惠民政策的提质扩面工作,再实施十项惠民工程。一是教育保障工程。新建中小学、幼儿园5所,继续面向全国招聘名优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现xx籍初中生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二是医疗卫生保障工程。提高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大病统筹报销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建县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计生服务和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22个、卫生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所,在中心城镇加快构建“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三是文体强基工程。加强农村和社区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新建6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和1处体育公园。四是养老保障工程。新建3所综合福利院和敬老院。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五是美化环境工程。新建6处公园和绿地,为群众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六是平安创建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镇、**镇和******镇技防监控实现全覆盖。七是住房保障工程。开工三期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农牧民转移住宅小区建设,提供配套住房4000套、50万平方米,将住房保障范围由城镇无房户扩大到城乡住房困难户。八是全民创业工程。为创业者提供税费、信贷、住房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通过政府买单培训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100人,引导性培训6500人,新增就业xx人。九是职工增收工程。认真落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补贴性收入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