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各级安监部门充分发挥安办职能,在组织、协调、配合开展好道路和水上交通、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城市燃气和特种设备专项整治的同时,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的专项整治,加大了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从源头防范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在煤矿专项整治中,集中抓了“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两个重点及顶板管理、机电运输两个薄弱环节,对查出的隐患,做到了项目、措施、资金、时间和责任五落实。章丘市结合实际,对乡镇煤矿企业进行了整合,有效地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在非煤矿山专项整治中,10个县(市)区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验收,验收合格率由xx年的40%提高到70%,通过了国家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检查组的验收。全市所有应评估矿山企业(682处)全部完成评估工作,有32处被评为a类,369处被评为b类,251处被评为c类,30处被评为d类。市中区91%的非煤矿山企业实行了机械化开采。历城区在整治中,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填平夯实矿井13眼,有效地防止了事故的发生。长清区结合整治在企业中开展的规模化、规范化、机械化也卓有成效。在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中,召开了全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订了《济南市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实施方案》,加大综合监管力度,严把审查、审批和发证关。在全市178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中,已评价165家,占应评价单位的92%,提前达到省里提出的目标要求。天桥区、平阴县对所辖区域的危化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通过评价、整治等安全措施,从源头上控制了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企业的负责人敲响安全警钟。在烟花爆竹专项整治中,根据我市由“禁放”改为“限放”的新情况,对农村辖区内有生产烟花爆竹传统的乡镇、村庄进行调查摸底,逐家逐户进行检查,共检查烟花爆竹生产销售企业30家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进行了限期整改。为确保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安全,制订了《关于xx年烟花爆竹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xx年烟花爆竹销售许可工作的意见》、《济南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安监会同公安、工商、质监、交通等部门建立了烟花爆竹综合协调机制,共同抓好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燃放等5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历下区和商河县在充分做好监管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及早安排组织人员进行有关法规、政策的学习,并组织好烟花爆竹销售等环节的安全检查,没有发生大的安全问题。
(六)落实“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去年以来,各级安监部门组织开展了春季、夏季、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百日安全集中整治”等多种形式的专项检查、督查活动。通过检查、督查等形式,查出整改事故隐患,查处重大危险源,停产整顿并关闭不合格企业,制订具体可行的整改方案,从人员、时间、资金等方面予以保证整改措施的落实到位,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全部落实到人,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事故的发生。
(七)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宗旨,强化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一是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省安委联合在泉城广场举办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科普常识图片展;举办了家庭灭火演练;组织了“平安之声”大型文艺演出和百城万人签名活动。各县(市)区设立了分会场,设立展板5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全市近30万人参加了宣传咨询日活动。二是开展了“安康杯”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安全意识。三是安全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内容丰富,效果显著。历下区、槐荫区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逃生技能。在“安全进社区,教育进万家”活动中,通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材料,制作安全知识宣传栏,悬挂标语,文艺演出,安全技能演练,举办用电、用气安全知识竞赛等,促进了“双基”工作的深入开展。四是举行了三个《决定》的集中教育培训活动。联系全国、全省、全市的形势,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对各县(市)区安委会成员和乡镇办事处安全监管人员约1300人进行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素质。
(八)落实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强化了应急救援演练。按照国务院302号令的要求,为及时有效地处置特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制定了《济南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特大火灾、交通、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工程建设、矿山、特种设备、电力、森林火灾、水灾等11个安全事故应急分预案,并以市政府办公厅的正式文件,予以下发。各县(市)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这项工作得到了省、市政府有关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肯定。为检验预案的实际效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去年,全市组织了一系列的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了应急救援预案指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