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窗口能够办理的服务项目要求限时办结;对可以代办的项目主动承担代办;无法办理和代办的项目及时向群众解释清楚或帮助做好联系工作。根据群众需要,采取延时服务或者预约服务,尽量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
(二)延伸服务项目
除了加强和完善“365”办事中心的服务功能,我们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走出机关,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在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四个一”便民活动。
1、发放一张便民办事“一卡通”。全乡已发放“一卡通”6703张,做到一户一卡。“一卡通”内容有:“365”便民服务指南(包括“365”可以办理的各种项目、乡政府机关服务机构的联系电话等)、社会服务指南(包括常用的各种社会服务项目的联系电话)、区机关便民办事指南(包括区机关主要办事部门的办理项目、办理地点、咨询电话),共涉及到区、乡7xxxx单位部门及办公室。这一卡,告知群众办事找哪个部门,联系哪个电话,让群众“一卡在手,办事不愁”。
2、设立一块服务指南牌。由乡政府统一为各村专门制作了一块与“一卡通”内容相同的服务指南牌,并把指南牌挂在各村人员比较密集,位子比较集中醒目的地方,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方便,让每个村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办事踏踏实实。
3、确定一名便民办民咨询员。为了让村民熟悉了解办事的程序,除了确定各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为便民办事咨询员外,各村又专门确定一名文化程度较高(初中以上)、工作热情,有较强工作责任心,乐于奉献,村民信任的村三委成员为咨询员,并对咨询员提出乐于奉献(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熟悉政策(认真学习政策法律和业务知识,熟悉便民服务项目的办事程序、要求及办事单位、地点等有关内容)等具体要求。
4、印发一本便民办事服务手册。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行政许可法》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和群众要求,将部分群众接触比较多的办事项目应具的条件、资料、程序及要求等印制成手册,发放到各村三委成员和便民服务咨询员。办事群众可以通过咨询便民服务员和查阅便民服务手册,让群众可以详细了解办理各种事项应具备什么条件要求,走什么程序等,使办事群众在“一卡通”和指南牌上还没有明白的,在手册上可以明白、详细地查阅到。
通过开展“四个一”的活动,一是方便群众办事,让群众感到政府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少走路、少化钱、少费力;二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还给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有利于群众对各部门服务情况的监督,促进机关部门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四是从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乡镇的工作压力。
三、主要体会
(一)更新观念是前提
“观念一新,万两黄金”。要提高乡镇“365”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关键是领导和乡镇干部要彻底转变观念,确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效率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才能真正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主动拓宽服务的渠道和提高服务质量。
(二)制度完善是基础
通过完善制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规范办事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公开有关办事制度,把工作职能、办事程序、服务承诺以及投诉办法、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开,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透明度,便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素质提高是根本
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要提高“365”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关键是要提高办事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因此做好“365”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抓好村级便民办事咨询员的培训是根本,人员素质不提高,再好的载体也发挥不了作用。
(四)经费投入是保障
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项目必须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才能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五)监督考核是关键
加强监督考核是建立便民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要提高“365”服务的效率,除了要加强正面教育之外,还应该建立和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365”服务中心的质量,我们将认识再提高,重点再突出,制度再创新,工作再落实,督查再加强,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下一步我乡在加强“365”服务上重点要落实“四抓”:
(一)抓完善。继续完善“365”办事中心的服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