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对耻的容忍和麻木。
“天天见怪,见怪不怪。”一些不良的、无耻的现象见得多了,人们就很容易产生耻感麻木。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人虽然有一定的知耻之心,一般不愿意与无耻者同流合污,但又不愿意与种种无耻现象作斗争,采取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爱憎感不分明,放弃对不良现象的批评和斗争。这种主观上对于无耻行为的容忍,在客观上则是对无耻之人的纵容。
三、在高校中学习、树立、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认识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认清了错误的荣辱观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高校中学习、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融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1、掀起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潮
要将电视、广播、报纸、海报、标语等各种宣传方式联动起来,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制作学习材料,由班主任在班会上组织专题学习。使每个同学都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认清什么是提倡做的、什么是反对做的。通过这样广泛而普及的宣传学习,统一思想认识,营造舆论氛围,引起广泛监督。再进一步针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组织座谈、讨论、演讲、征文等活动,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和本质的认识。
2、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深处,仅有学习的高潮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渗透到教学当中,每一名教师都应当在教好书的同时,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标准做好育人工作。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深刻的领会、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渗透。同时,在教师当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师率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尤为重要。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参考标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修养和价值取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人师者,必要先善自身,才能真正的教好学生。
应当把两课教学作为深化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两课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编写教材、教案,在教学中注重方法,不要搞形式上的进课堂、进教材,而要从深层次上帮助大学生认识“荣”与“耻”的深刻内涵,让荣辱观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
四、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全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行动、重在实践、重在知行合一。在高校中开展荣辱观教育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脱离实践的教育、只说不甚至是说一套、做一套的方式会对校园文化造成负面的影响,也会严重影响荣辱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境界。
1、着眼生活细节,治理不文明现象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既寓意深刻,又细致具体。从生活细节抓起,注重行为的示范效果,对于实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有着重要而且明显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旷课、迟到、早退、上课时睡觉、玩手机、自习室中喧哗、沉溺于网络游戏、生活上奢侈浪费、不注意公共卫生等种种违纪行为与不文明举止进行教育整顿,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方式,如我校艺术学院的同学将一些不文明行为拍成照片或者画成漫画予以展示,既直观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