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力服务“三农”。一是创新农资市场监管方式,深入实施“红盾护农工程”。充分发挥已经开通的“唐山市农资市场监管网”的“信息服务、主体管理、农资备案、市场预警、电子票证、举报投诉、统计分析、行政指导”等功能作用,改进农资市场监管方式,提高农资主体和商品信息录入的数量和质量,推进监管手段信息化,提高监管效能,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二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落实《唐山市工商局关于发挥工商注册职能,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水平。三是大力实施“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等惠农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增强监管执法意识,更加高效地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省局把今年确定为“监管水平提升年”。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局党组要求,切实增强监管执法意识,强化监管责任,各单位都要科学分析和评估本辖区的监管风险点,加强对市场监管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和破解,建立与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相匹配的风险排查和防控机制,着力创建“无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无传销活动、无假冒伪劣商品、无无照经营、无消费投诉积案、无对市场巡查人员投诉”的“六无监管区”,化解监管风险,提高监管水平。市局企业监督管理处要牵头尽快制定“监管水平提升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1、 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从源头上规范市场秩序。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规范并严格执行前置审批条件,进一步完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市场准入机制。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好协助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以削减经营项目、取消经营资格等方式健全市场退出机制。三是深入开展打击无照经营,打击黑网吧等打击非法市场主体执法行动,重点清理取缔涉及公共安全的食品、药品、农资、网吧、危险化学品、高危行业等无照经营行为,抓住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评的机遇,建立不合格市场主体清理取缔机制。四是改进监管方式,积极推行网上年检、网上注册,逐步建立便捷规范的市场主体监管机制。同时,进一步规范企业登记代理和出资行为,严厉查处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以及出租、转借营业执照等违法行为。五是探索建立市场主体信息定期发布机制,为社会提供市场主体基本信息查询服务,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综合信息分析,引导投资,促进产业调整。
2、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食品安全是各项监管的重中之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监管工作的难点。各级各单位一定要思想上位,措施到位,监管不缺位,确保不出事。一是积极推行省局食品流通监管信息系统,推进食品监管信息化。各单位要按照省局和市局要求,争取在2月底前将设备购置到位,上半年全面推行,10月底前100%覆盖食品批发单位和大中型超市。二是制定出台《基层工商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推进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三是加强食品抽检。要积极开展快速检测,同时针对消费集中、消费者申诉举报多和风险度高的食品品种,组织集中抽检和重点抽检,重点强化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抽检,确保全年食品抽检在1000个批次以上。四是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要以食用油、蔬菜、肉制品、乳制品、葡萄酒、白酒、糕点、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小食品等消费量大、投诉多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农村、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旅游景区、车站码头等为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