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支持驻市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我市中央、省属驻市企业较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壮大工业总量,必须全力支持驻市企业快速做大做强。要鼓励驻市企业技改扩能,进行股份制改造,联大靠大。围绕骨干企业抓好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集群。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进高端人才,掌握先进技术。在扶持驻市企业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突出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在当前形势下,要主动帮助困难企业解困,对有产品、有市场、有前景的中小企业,政府要扶一把,银行要拉一把,企业要挺一把,共渡难关。
要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着眼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除全市13个工业园区外,要充分利用沿江这个平台,主攻大工业,发展大产业,打造城西、城东、金砂湾、码头、马当、赤湖六大沿江工业板块,把沿江区域建成XX工业的重要基地。
要狠抓工业项目落户。切实加大项目落户力度,调动一切力量抓项目,一年四季抓项目,改进方法抓项目,提高工业项目落户实效。一要多管齐下抓项目。积极向上争项目,扩大招商引项目,鼓励企业扩项目,激活民资上项目,形成大、小项目一起落户的局面。国有企业具有投资额度大、项目建设快的特点。要把引进更多的国有大企业到XX上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着力点,依托XX的优势,利用各种人脉资源,瞄准盯住,强攻落户。二要务实高效抓项目。推进项目一定要跟踪服务,一抓到底,加快项目的开工、投产进度。对带动力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同时要务求实效,切忌以小报大,重复上报,虚报浮夸,自欺欺人。各个部门在项目建设中,要多开绿灯、不设障碍,多说“怎么办”,不讲“不能办”。三要强化激励抓项目。市财政将拿出300万元,设立工业上台阶奖和企业贡献奖,奖励销售收入上台阶的企业,奖励纳税总量上台阶的企业和增幅大的企业;拿出200万元,设立项目引进奖,奖励引进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贡献大的单位或个人。各县(市、区)要按照受益财政支付奖金的原则,参照市里设立奖金,实现市、县两级联动,共促工业发展。
(二)最关键的是用城市建设的杠杆撬动发展。当今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的功能、品位和对经济要素的承载能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抓好城市建设,不仅能改变面貌、造福市民,而且能撬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发展工业、繁荣服务业、转移农民提供载体,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为财政支出缓解压力。必须加快城市建设,实施中心城区带动,逐步把XX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
要拉大城市框架,实现从甘棠湖、南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2006年底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2010年核心城区人口达到一百万、建成区面积达到一百平方公里的目标,现在时间已过两年,离目标还差很远,必须加快拉大城市框架。八里湖水质优、环境好、空间大,理当是开拓新城区的首选之地。要把走向八里湖时代作为拉大城市框架的主要途径,把建设老城区到八里湖、八里湖到沙河的快速通道作为组团发展的重要措施,抓紧实施和推进。城市建设是写在大地上的文章,要把建设八里湖新区这篇文章做好,就要做到“五个不”:不吃后悔药,做好长远规划,避免遗憾和败笔;不唱空城计,繁荣城市经济,强化产业支撑;不做复印机,防止一张图纸做一条街;不犯冷热病,建设和管理要持之以恒;不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