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如果不抓好反腐倡廉教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就会淡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动摇,思想道德防线就会崩溃。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实施纲要》突出强调了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了“一个重点”,即反腐倡廉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要求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切实抓好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
二是强调了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强调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促进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三是要求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大宣教”格局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党中央、中央纪委多次深刻阐述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很深刻的内涵,作用很大。到目前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3年8月,jzm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讲话中明确要求,对反腐败工作的宣传,中央宣传部要作出专门安排。jzm同志首次提出了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思想。第二个阶段是1999年12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的尉健行同志在全国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了反腐倡廉要搞“大宣传”、“大教育”。第三个阶段是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央纪委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纳入全党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第四个阶段是2004年1月hjt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的讲话中专门用一个部分强调:各有关部门要重视和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要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吴官正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第五个阶段是200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反腐倡廉的宣传工作。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同志在讲话中说,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宣传思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作用。中宣部还下发了《关于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宣传报道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宣传报道意见〉在2005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中,对反腐倡廉宣传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标志着反腐倡廉“大宣教”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第五部分是讲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hjt总书记指出,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我们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证。分析近几年查办的很多大案要案,产生的原因都与制度不健全有关。为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实施纲要》从三方面作出了规划,提出了118项反腐倡廉制度措施。这一部分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通过“四个完善”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即: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完善反腐倡廉相关法律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的有关制度。
二是通过“六项改革”、“三个公开”、“四个规范”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六项改革”,即①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④深化金融体制改革;⑤深化投资体制改革;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三个公开”即健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四个规范”即规范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规范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规范产权交易制度;规范政府采购制度。
三是从五个方面强调了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即①加强党对法制建设的领导;②制定制度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中长期规划;③做到“四个相”:即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决策相统一,制度建设进程与反腐倡廉进程相适应,制度建设与从政道德建设相结合,党内制度建设与国家法制建设相协调;④对已有的法律要进行清理,该废止的要废止,该修订完善的要修订完善,该细化的要细化,该制定配套的要及时制定;⑤抓好执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六部分是讲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措施及办法。hjt总书记指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分析当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的问题。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一是要加强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