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要求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不能个人说了算。二是要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的运行、国有资产和金融的监管三个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三是要充分发挥六大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六大监督主体,即: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包括新闻舆论在内的社会监督。
第七部分是讲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充分发挥惩治的重要作用。这一部分吸收了中央纪委监察部提高依纪依法办案水平课题组主要研究成果,从提法到内容和以前单讲查案工作是有区别的。《实施纲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如何发挥惩治的重要作用问题:一是惩治腐败,必须从严。这一条讲了两层意思:(1)为什么必须从严?讲了惩治和预防的辩证关系,话不多,但讲出了辩证法。(2)怎样才能从严,从严要重点抓什么,讲了抓七个方面,有很多新意,特别是第七方面,这也是今年的重点,真抓真见效,抓住一些典型依法从重从快惩处,并予公布,处分少数,教育、保护了多数,受到群众欢迎。特别是赌博问题,1月20日,hjt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反腐败工作信息》第19期上批示:“官正、永康同志:为有力推动禁赌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应选择几起党员干部赌博案件,严肃查处后予以公布,以发挥警示作用。尤其对顶风作案的,要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二是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这里有很多新思路,要注意理解和运用,比如要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体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增强办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三是要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强调通过查办案件,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这也是新观点,要注意理解和运用。
第八部分是讲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保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任务的落实。《实施纲要》强调,各级党委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负总责,确定一名负责同志具体抓。各级纪委要加大组织协调的力度,各有关部门要主动牵好头、负好责。《实施纲要》已经颁布,关键是抓好落实。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实施纲要》、hjt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吴官正同志工作报告的精神实质。要把学习贯彻《实施纲要》与学习贯彻hjt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吴官正同志的工作报告结合起来,一起汇报传达、一起研究部署、一起贯彻落实、一起督促检查。二是必须纳入先进性教育活动之中,作为学习重要内容之一,做出具体安排部署。三是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具体意见和办法;四是搞好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三)认真领会《实施纲要》的精神实质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抓紧建立。《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是新形势下党中央确定的反腐倡廉方针,标志着反腐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学习贯彻《实施纲要》要从政治和发展大局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格局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同时对我们党来说,如何永葆先进,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搞好党的监督管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事实说明,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施纲要》不仅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世界各国政党加强自身廉政建设的第一部指导性文件,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举措。
(二)学习贯彻《实施纲要》要从战略转移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我们党执政55年来,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和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党所处的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特别是少数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现象仍然突出;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