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是对党的反腐倡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执政党反腐倡廉史上的一大创举。
第二,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hjt总书记指出:“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他强调:“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我们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丢失政权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如果经济长期搞不上去,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迟早会丧失执政地位;经济搞上去了,但腐败问题严重,同样也会失去民心,丧失执政地位。当前,我们党正面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重大考验。与以往的考验相比,这次考验面临的环境更复杂,形势更严峻,任务更艰巨。要经受住这次考验,根本在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迫切需要切实解决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问题,关键要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上下功夫,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对我们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不断提高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才能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尤其是党的反腐倡廉规律认识进入新境界的重要标志。hjt总书记强调:“治标和治本,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只有抓紧治标,严惩腐败行为,有效抑制腐败分子的猖獗活动,才能为治本创造前提条件。只有抓好治本,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我们党长期以来对反腐倡廉规律进行不懈探索的实践表明,反腐倡廉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当把它作为一个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系统工程来抓,既要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继续保持惩治腐败工作力度,又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不断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高度,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这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指导方针的坚持和发展,对反腐倡廉成功经验的继承和创新,表明我们党对反腐倡廉规律的认识进入一个新境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正是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势、深刻认识反腐倡廉战略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工作的与时俱进。
第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从根本上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hjt总书记强调,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在坚决惩治腐败、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同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努力从根本上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这些年来,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腐败现象较多、来势较猛的情况,着力治标,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随着斗争的深入,我们在不放松治标力度的同时,坚持标本兼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也要看到,一些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把教育、制度、监督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各个环节,发挥惩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整体效能,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提供了更有利的时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积累了重要经验;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大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工作力度,加快构建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推进反腐倡廉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努力开创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
二、深刻领会《实施纲要》的内容,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