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公众在自己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公德在很长时间里是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的。究其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公德是各社会、各国家都通行的道德,层次太低,因此不值得重视。但是从近些年的社会生活的情况看,一个社会的公德水平高低,对于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公德水平普遍较高,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很有秩序,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很和谐,就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反之,这个社会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是乱糟糟地,相互之间冲突不断,各种活动都难于顺利进行。
公德中的善恶准则,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善恶准则,基本公德不具备的人,必然对基本的善恶区别是弄不清楚的,是困惑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连社会公德都可以不讲,那么他就会否认区分善恶的必要性,否认整个道德生活的必要性。
第三,要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崇高理想的教育。人格的培养,可以使我们自身追求真、善、美的内在的素质得到提高,建立起基本的善恶观念。但仅有基本的善恶观念在这个复杂的、有着多种诱惑力的社会中,还显得不够有力;在一些超出一般的善恶问题的更为复杂的人生问题上,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潮、理论面前,还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理论和确立正确的人生信念。比如如何评价革命理想?如何看待今天普遍流行的讲实用、讲实惠的世俗理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讲理想?这些问题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善恶观念,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上才能做出恰当评价与选择。所以对于青年的教育,在适当的年龄段上应由人格、公德教育转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同志们,伟大的时代需要优良的道德,伟大的事业需要良好的风尚。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彰扬时代精神,以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坚毅顽强的意志品格、与时偕行的心态胸怀、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这样,我们的道德建设将会收到更大的成效,我们的先进性将永葆生机活力,我们的事业将无往而不胜!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