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浅析管教工作中的“宽严相济”和“分级处遇”纪检监察  ○

的差别待遇等多种方式强化改造手段。比如在罪犯中心食堂的严管窗口,体现严管型罪犯的饭量和菜要相对劳动罪犯和普管以上的饭菜量要减少、定量,在严管期间,一切生活用水、生活用纸、甚至所需要的棉絮、所穿戴的衣物等等都要严格定量控制,定时定量发放,严管级罪犯睡眠时间只能xxxx小时等。
   ⑺、对于危险顽固、或者抗拒民警管理的罪犯必须要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比如加带手铐和脚镣,固定位置不能乱动乱撞等),给予强制性纠正。
   ⑻、配备综合素质(突出说教能力、侦察能力、管理能力、心理矫治能力)比较强的干警队伍(待遇从优),集中对这部分罪犯进行自身素质的攻坚计划、攻坚管理教育,不能把管理严管型罪犯看成一种只要值班、看守、控制不出事的地方。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刑罚执行的强度,产生减少罪犯违规量的效应;另一方面有助于集中力量强化对此类罪犯的教育,此外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狱内改造秩序,有效防止“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现象的发生。
   三、“分级处遇”几点误区:
   1、在管教罪犯中“分级处遇”的“宽”不等于就是所谓的“人性化”,“严”不等于就是“体罚虐待”。
   我国罪犯的处遇没有规定任何残酷的和侮辱人格的刑罚并且组织罪犯进行大规模劳动,均闪烁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光辉。在当代的刑罚执行中,《监狱法》的滞后性迫使罪犯处遇手段多元化和刑罚制度规范化。严格管理对于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来说,是维持监管秩序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手段,也是矫正罪犯恶习、规范行为养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手段和方法,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必须坚持。当然,调动罪犯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观作用的发挥是很重要的,“分级处遇”的运用是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警察与罪犯在改造方面互动的好形式,是改造好罪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分级管理”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管理”。
   2、“分级处遇”的确定不是“对有关系的罪犯进行宽。对没有关系的罪犯进行严”,必须要公开、公平、公正,建立考评体系。
   分级处遇设想方案的重点和难点都在罪犯分级的公平公正上。因此对罪犯分级不仅要有严格的标准和比例,而且在程序上也要严格民主公开促公正。特别是根据罪犯的能力核定罪犯劳动任务上,更是需要专门的评估机构,这个机构最好有监区领导、改造和生产管理股室民警、分队民警和罪犯代表共同组成。
   3、“分级处遇”中的“严管型”管理不等于只要“看”不“管”,只“管”不 “教”
   要加强宣传和引导,统一罪犯思想,尽量消除和减少消极改造罪犯对此而产生的不满和敌对。同时对严管型罪犯的管理必须坚持“一人承包、多人参与、集体会诊、群体帮教”的个别教育工作模式。监狱主管部门或者严管监区必须要建立了攻坚计划,同时要创造性地提出了“问题犯”“三类四类犯”的概念,管理民警必须学会如何认识这类违顽罪犯,它要求监狱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个职能科室,每一个监区、分监区乃至每一个监狱人民警察都肩负起责无旁贷的教育改造危顽罪犯,不断提高的巨大合力,一些监狱在这方面做的不很够,承包民警和攻坚小组发挥的作用不大也,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过去的“人盯人”防守、“经验式”管理、“形式化”改造是难以实现的。
   4.本文只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寻求对罪犯的分级处遇,还可以进一步打开思路,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上,寻求对罪犯分级处遇加大力度,形成对罪犯更有激励作用,确保监狱的监管安全,真正体现中央提出“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刑罚执行环节中的落实。
   ①载自《中国监狱》2007年第6期23页
   ②载自×××警官学校一九九五年出版的《监狱法学习辅导》7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