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设施亟待建设;基层文化队伍人员数量少,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村乡镇文化站专职人员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文化工作手段落后,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市场执法缺乏一定的工作保障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继续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认真解决。
二、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强我省基层文化建设
(一)提高认识,明确思路。
当前,贵州正处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基层文化建设必须乘势而上,决不能错失机遇。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下大力气,抓出成效。
1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专列一章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再一次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三者之间是统一的整体。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发展经济与发展文化对立起来,绝不能再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必须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抓紧抓好。
2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贵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用足用好中央给西部地区的各项政策,不失时机地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应该说,缺少发展先进文化的西部大开发蓝图是一个不全面的蓝图,缺少发展先进文化的西部大开发也不是成功的大开发。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更需要用先进文化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团结凝聚全省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迫切的愿望。jzm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着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我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将会得到逐步扭转,人民群众将逐步脱贫致富过上较为富足的生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就历史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广大人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十分迫切,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于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最直接的有效途径。一是它的群众性、参与性、广泛性、渗透性特点十分鲜明;二是它在宣传教育、审美娱乐、启迪心智、凝聚人心方面的功能比其他文化事业更加突出。我们要加强并不断提升文化建设水平,促进我省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我省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贵州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要发展生产力,并高度重视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力量的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发展我省经济,向小康社会迈进,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发展教育科技的同时,以文“化”人,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以人才兴省,以人才富民。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贵州实际,我省基层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农村乡镇和城镇社区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基本设施、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我省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突出重点,加强整合。
按照我省基层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我省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基本设施建设是加强基层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基本文化设施首先是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