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淡化企业自管模式,要努力提高退管服务率,除极少数大型企业需待社区建设到位后才能移交外,争取在今后一、二年内将所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退管服务范围,从而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统一由街道和社区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退管服务率。
二是全面完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从信息化角度来看退休人员档案已由原平的一种变为如今的两种,一种是原来的纸质人事档案,而另一个就是退休人员的电子档案了。因而完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认真做好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审核比对工作全面完善退休人员电子档案根据省厅183项数据扩充的要求,2月26日,市劳动保障局召开市区退休人员档案信息审核工作专题会议。根据此次会议的部署,市本级将在上半年开展一次大规模数据审核与比对工作,对市区6.5万退休人员的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并重新录入,要进行补缺补差,结合此次全面彻底的数据比对,全面摸清退休人员基本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退休人员电子档案;第二步是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力争在2年内将全市各类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全部集中到本地社保机构统一管理。目前我局正在拟定全市退休人员档案集中接收管理方案,前期将对除石化、华茂外的16家自管企业的退休人员档案进行分批分步指导整理装订,待搬入劳动保障大楼后,该16家自管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必须首先全部移交我局集中管理。
(四)加强“两网化”建设
一是对退休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各街道、社区的区域面积、退休人员人数等情况,将其行政区域分为若干网格,安排专门的退管工作人员负责。这样,所有退管工作人员将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包产到人”后,对“责任田”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退管工作人员都要管起来。今后,退休人员有问题有困难时寻求帮助也更为方便快捷,对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也可追查到人。目前实行“网格化”管理还存在一个瓶颈,即各区根本没有设立专门的退管服务机构,根据市委庆办发[2003]14号文件精神,各区均应设立专门的退管机构,而我市各区只有区劳动保障局(社保局中心)代为管理,恰恰起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正是由于存在这种代管状态,因而经常造成退管工作在区一级有所脱接,各区应积极筹措加紧建立健全区级退管机构。
二是加大投入,进行退管信息平台的重建工作。目前的退管平台功能简单,经过几年运行使用来看,存在很多问题,到现在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管理精细化的需求,因而存在一个重建的问题。今年我局将加大投入花大力气进行
同时我局将设计建立我市专门的退管工作网站,借以扩大我市退管工作的宣传度及社会知晓度,同时加强各级退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届时退管工作的政策法规,各类新闻、图片都将登刊在退管网站上,在座的各位都可能成为网上的新闻人物。
三、齐抓共管,努力开创我市企业退管工作新局面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改制的全面推进,我市大批企业实施破产、改制、兼并,离退休人员与企业相脱离,大量的社会事务转移到社会,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再加上今年全国人大的召开,社会保险法也即将出台,退管工作的各项法律依据也将更加细致清晰,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必须相应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所有从事退管工作的人员自身在思想上重视退管人员社会化管理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各区在各项退管工作平稳开展的同时应把该项工作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进一步加强组强领导,做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部门配合,共同开展退管工作
目前退管工作善处初级阶段,存在任务非常重、工作量非常大、情况非常多、内容非常复杂等问题,这需要全社会的重视。退管服务工作也绝不是劳动保障一个部门的事情,涉及劳动、民政、文化、卫生、体育、工会、妇联、老龄办等多个部门,更离不开财政、人事部门的支持。
在市级层面上,今年我局将努力与民政、体委等有关部门进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