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抓紧建设一批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尽快启动、抓紧开工建设已审批通过的项目,进一步调整、完善、提高在建项目。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按照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争取在建和拟建项目追加投资到位。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快市儿童福利院和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及社会福利院的建设进度,对条件尚未成熟的,剖析原因,全力以赴逐项解决,力争尽早开工。同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强化督查力度,加快项目进度,做到快中求好、稳中求进,确保按期完工。
3、编制论证一批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做好全市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当前和长远发展规划的调研、论证、编制和项目储备。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工程、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等项目的咨询论证工作。注重提高社会救助能力、综合减灾救灾能力、社会福利服务能力和优抚保障能力。根据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时间梯度,做好规划设计。
4、千方百计争取建设资金。按照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和福彩资助相结合的基本思路筹集全市建设资金。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协调争取各级公共财政加大对于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地方留成的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率。同心协力、上下联动,争取各级政府加大投入,要力争在中央、省一级大盘子中列入重点项目。各县区要根据当地实际争取立项,通过上下共同努力,争取全市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发展。
(三)强化“三大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要有新贡献
1、强化基层民主管理。一是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是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按巴府发[2007]40号文件的要求,推进政府工作进社区申报准入制度实施,制订社区发展规划,对行政区划调整中撤销乡镇所在的社区加大阵地建设力度,合理配置基础服务设施,为社区工作开展提供物质支撑。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各县区要出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确定5个以上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乡镇和试点村。引入城市社区建设理念,从完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产生活等服务资源及设施着手,开展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活动。深化村民自治活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全市和谐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推动个性化、标准化、信息化服务进入居民家庭。三是大力完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巴州区要完成“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推动形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南江县要结合农村社区建设,顺利推进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和治安设施。
2、强化民间组织管理。有序加快社会组织发展。各县区要继续重点培育和扶持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类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快形成公共财政资助机制。加强执法监管。继续抓好“实地年检”工作的深入开展,引导社会组织健全运行机制,完善治理结构,增强自主运作能力;继续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完善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培育社会组织品牌;完善社会组织执法机制,探索形成社会组织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社会组织和非法组织的查处力度。逐步建立社会组织诚信惩戒制度。
3、强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加强救助站管理;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努力提高火化率,全市力争完成1200具火化目标。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对公墓进行清理整顿,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群众的接受程度,防止和化解殡葬改革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民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