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监管;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西新工程”建设项目,促进了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面的扩大。与此同时,进一步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毒、赌、黄等丑恶现象,确保了边疆社会稳定,各民族群众安居乐业。
禁毒防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禁毒防艾工作队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一是基本摸清了全州的毒情和艾滋病疫情;二是各族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禁毒防艾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参与禁毒防艾斗争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高涨;三是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和对吸毒人员的投劳收戒力度明显加大,新增吸毒人员大幅度下降,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四是全州各县市强制戒毒所相继开工建设,各地还结合实际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禁毒防艾的长效机制。
在充分肯定今年以来全州经济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工业产业及产品优化升级缓慢,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改资金短缺,工艺设备落后;支柱产业单一,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培植起来,全州工业生产对制糖业的依赖较大,因制糖工业生产下滑,对地区生产总值带来较大影响。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由于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农业投入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开春以来,持续的干旱少雨给全州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全州农作物受旱面积达94.63万亩,成灾面积40.22万亩,绝收5.73万亩;因干旱水稻缺水面积30万亩,旱地缺水面积12.2万亩;此次旱灾累计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9124.1万元,因旱灾造成补种、改种,增加了成本和农民负担,使整个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
三是新增就业岗位不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4、2005年全州大中专毕业生总数为2939人,进入财政供养部门的就业人数仅为881人,仅占毕业生总数的29.9%。
四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瓶颈制约还没有得到缓解,由于我州高中教育基础设施滞后,师资力量不足,每年近2万人的初中毕业生中只有约20%左右的学生进入高中、中专就读,近80%的初中毕业生滞留在社会上,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稳定。
五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1至8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增幅比去年同期低7.9个百分点。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低5.1个百分点。
六是禁毒防艾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靠近毒源地,防治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我们一定要正视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把握全年经济运行态势
综合分析今年以来全州的经济运行情况,1至8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快速增长的困难较多,要完成全年经济预期目标,形势严峻,任务艰巨。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虽然上半年我州生产总值完成年计划的42%,任务没有过半,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过努力,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4.1亿元的计划目标还是有希望的。
(一)面临的发展机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德宏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德宏作为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前沿,其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有利于德宏争取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获得更多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将大大增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德宏吸引外资和东部地区的资金。
2.中国加入WTO提供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德宏要在更加广阔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寻求有利于发展的国际活动空间,使德宏经济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东南亚、南亚市场可以与德宏形成相互连接的经济区域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宏所处的位置不仅是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而且将成为全国对外开放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前沿阵地,并成为走向印度洋的前沿阵地。加入WTO为德宏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外贸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