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近期缅政府贸易政策的多变,一味强调搞大贸、搞进出口平衡,我州口岸部分国家优惠政策已经到期或者即将到期,都是我州外经贸快速增长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5.禁毒防艾斗争和社会维稳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今年1月,全州1000多名工作队员进驻300多个村,开展轰轰烈烈的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于我州受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非一年两年,虽然我们得到了国家、省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但是要从根本上消除两个恶魔的危害,决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今年5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德宏毒患》专题片,虽然报道了我州深受其害的一面,却没有反映出我州所付出的努力,没有表现我州新增吸毒人员大幅度减少的事实,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许多禁毒防艾工作经费不能及时到位,也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州当前因为国企改革、农村土地山林纠纷引发的上访以及群体事件也时有发生,维护稳定工作任务艰巨。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年度目标的实现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州委提出的“一年一个新气象,三年大变样”目标的检验之年。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为我州的“十五”计划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入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经济发展趋势,正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努力做好全年的经济工作,巩固和保持我州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中央提出的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稳定政策,分类指导,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按照年初做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咬定年度发展目标不动摇,盯紧进度不放松,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排除一切干扰,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今后3个多月,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要把“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着力抓好以下十项工作:一是准确分析和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加强调研,确保中央、省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抓好大春农业生产的中后期管理,做好秋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努力确保大春粮食颗粒归仓;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抓好瓜果蔬菜等短平快项目,进一步提高冬季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秋植蔗和冬春蔗的种植力度,努力遏制制糖业下滑趋势,扭转糖业发展的被动局面。对这个问题,州委、州政府是高度重视的,于今年7月专门召开了蔗糖生产座谈会,出台了德政发〔2005〕174号文件。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县市对州政府的这份文件宣传贯彻不力,甚至有一些违背该文件精神的做法。从保持政令畅通的角度看,这是不允许的,必须坚决纠正。最近,州委、州政府又派出甘蔗生产督查组到各县市开展督查,表明了州委、州政府对于抓好甘蔗生产和糖业生产的决心。各县市党委、政府要积极配合这项工作,确保今年秋植蔗和明年初春植蔗任务的完成。四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农村尽快扶持一批养殖业大户,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五是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和农村能源建设,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取得实效,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六是继续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输出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劳务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七是及早规划,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搞好水毁修复和江河治理。八是继续抓好扶贫开发,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扶贫开发任务。九是继续抓好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的开发。十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乡镇撤并,做好维护农村稳定工作。
(二)抓好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职责,把加快工业化进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全州掀起一个加快工业发展的新高潮。按照“工业富州”的发展思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壮大经济实力。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千方百计使我州现有的工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很好地运行起来,提高效益,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抓好传统支柱产业的巩固提升,积极支持制糖企业挖潜改造,坚决执行好德政发〔2005〕174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蔗糖原料基地建设,切实抓好“第一车间”的工作,努力提升制糖工业经济效益,促进良性发展;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强化工业经济的基础支撑。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能源、建材、木材加工和医药工业生产能力,尤其是众多的木材加工厂要搞好精深加工;四是进一步做好水电站开发建设的配套服务工作,确保2005年底实现20万kw装机目标;五是规划好电冶结合的工业发展路子,积极推进“电矿结合”,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管理,不断延伸产业链;六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