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我们加速经济转型、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弯道超越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宜春市工作部署,积极策应后金融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动融入南昌都市圈,坚定不移地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打造生态**、建设中等城市”的总体目标,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加速新型城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大项目落地力度,努力建设低碳**、创新**、森林**、秀美**、和谐**。
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初步安排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GDP增长 15%,力争18%;财政总收入增长18%,力争20%;地方收入增长18%,力争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力争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力争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力争18%;出口创汇增长12%,力争 1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1%,力争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力争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力争10.4%;城镇化率达到45%;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控制在7.6‰以内,力争控制在7.5‰以内。
围绕实现新一轮发展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集中体现为6个“新”。
1、放大低碳产业新优势。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世界潮流,在充分利用我市低碳经济发展优势,在做大做强新型能源、机械电子、生物食品、精品陶瓷、再生金属五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五大低碳产业板块。一是壮大以机械电子、新型能源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要全力扶持帮手电子、华伍制动器、惟思特油涡旋压缩机、盛丰新能源、新高焦化等现有高新产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它们的领引作用,加大高新产业的引进、培育、孵化力度,以这两大产业为基础,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力争年创总产值超100亿元,实现利税达10亿元。二是做强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板块。要进一步加快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铁路专线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力服务现有企业的基础上,着力打好铝业品牌攻坚战,力争2010年基地企业突破税收1个亿,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循环产业基地打造成全国重要铝生产基地,产量达全国再生铝的三分之一。三是做大以富硒农业和高产油茶为主导的生态经济板块。依托“中国生态硒谷”这块金字招牌,继续坚持“打造平台、品牌开发、集团上市”三步走战略,加快申请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定,着力引进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创出1—2个叫得响的富硒品牌。充分发挥我市高产油茶产业优势,打造袁渡至白土万亩高产油茶产业长廊和以董家、隍城、湖塘为中心的富硒高产油茶产业板块,初步建成500亩的高产油茶苗木基地。四是发展与园区和城区对接互动的总部经济板块。加大总部经济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年引进纳税企业100家,落户基地建办公用房企业50家,努力跻身全国总部经济示范基地、培训基地行列。五是培育以金融、物流、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板块。在成功引进南昌银行的基础上,围绕打造赣中金融中心的目标,全力以赴引银行、建银行、办银行、改银行、创建金融街。加快推进现代服务物流园区和城区物流产业区建设,创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搞好旅游总体规划修编,以开发药湖湿地公园和隍城富硒温泉为重点,编制一批品味高、有特色的精品休闲旅游景区,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
2、完善中等城市新框架。要适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