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海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前几年的高平台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37亿元,同比增长15.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1-5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68.95亿元、销售收入347.03亿元、利税18.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7%、52.7%和60.9%,增幅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利润11.89亿元,同比增长71.2%,利润增幅连续5年保持在50%以上;形成超千万元项目215个,比去年同期净增60个,形成超亿元项目9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注册外资实际到帐7143万美元,列南通六县(市)第一;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226户,新发展私营企业1915家,有限公司257个,全市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13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22.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5512元,比去年同期多出近700元。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和上级领导的要求、与先进地区存在的差距。对照南通市委、市政府“率先冲刺,领先拼抢”的要求,面对海门在南通各县(市)中岌岌可危的排名位置,我们深感形势比以往更加严峻,发展压力更大。如果稍有懈怠,满足于自身的常规发展,我们完全有可能落到北三县后面,在苏中地区争第一的目标也会落空,并将进一步拉开与苏南先进地区的差距,加快发展的进程就会出现波折,以往的一切努力就会付之东流。形势催人,形势更逼人,全市上下对此必须要要充分的认识,居安思危,知危奋进。
1、严峻形势,来自于原有优势的逐步削弱。近年来,奠定我市在南通六县(市)乃至苏中地区领先位置的一些重要指标,其原有优势正在逐步削弱,有些甚至已经由优势转为劣势。从投入上看,前几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增幅一直稳居六县(市)第二,尤其是2002和2003年投入总量高居首位。但从2004年以来,投资增速出现明显放缓的势头。2004年完成规模以上投资51.6亿元,同比仅增长15.6%。今年1-5月,规模以上投资增长61.2%,分别比如皋、如东、海安、通州低19.2、15.8、23、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增长84.7%,分别比如皋、海安、如东低24.3、11.9、6.1个百分点。从重大项目储备上看,我市大项目数量偏少,项目单体规模偏小,对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撑作用不强。1-5月,我市超千万元项目 个,超亿元项目仅 个,在南通六县(市)中均处于中下游。从工业用电量上看,前几年的高增幅也在下滑,目前已落到六县(市)第4位。今年1-5月,全市工业用电量为4.13亿千瓦时,增长17.6%,分别比如东、如皋、通州低13.2、4.6、4.7个百分点。从居民储蓄存款上看,1-5月份,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81亿元,增长12.1%,总量居六县(市)第2,比第一位的启东少2.6亿元,增幅落到最后,比第一位的如东低2.8个百分点。
2、严峻形势,来自于一些部门乡镇工作力度的放松。近年来,我们海门之所以能保持不断高位攀升的好势头,正是由于广大干部职工勤奋敬业、顽强拼搏的结果。工作上多年来的高强度运作后,有些同志思想上产生了松劲的情绪,思路不清晰,力度不够大,措施不得力,导致了目前被动的局面。一是发展思路不清。从我们许多乡镇的发展态势来看,凡是工作有亮点、发展有特色的乡镇,无不有一个即符合实际又能彰显特色的发展思路,并能够持之以恒的加以贯彻。反观我们有些乡镇,不从大局看问题、不从长远谋思路,满足于按部就班发展,得过且过进步,发展始终跨不开大步,跃升不上新的平台。二是工作作风不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