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四是社会环境仍需整治。少数乡村投资环境还不够宽松,保护投资者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的项目未开工争施工,没有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保姆式”服务,时常受到当地少数人的阻挠,堵门、断路、停水、断电,甚至哄抢、盗窃企业产品物资,影响项目正常施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所有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争夺利益的问题。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部门、个人利益,不顾全局整体利益,是对XX的发展不负责任。顽症不除,外商难留;恶习不改,形象难树;环境不优,发展无望。因此,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坚决根治阻碍加快发展的顽症,扫除影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第三,优化发展环境是整肃党风、政风,净化民风,商风的现实要求。优化发展环境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发展经济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发展是最大的政绩。优化发展环境,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当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为制造的矛盾和问题,本身就是部门腐败行为自我暴露,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直接表现,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优化发展环境,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公平公正执法、规范办事行为,不仅可以整肃党政机关的违规违纪现象,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抓住关键,重拳出击,集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的突出问题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短期内不可能把所有问题全部解决,但我们必须选准突破口,重点整治。只有突出重点,才能带动全局,迅速取得突破。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意见》,我们要重点解决政务环境不优、社
会环境不优、市场环境不优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以整治效率不高为重点,解决政务环境不优的问题
目前,全球和我国各地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发展环境尤其是以政务环境为重点的软环境,已日益成为决定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流向的重要因素,构成了地区间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我们一定要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整治效率不高为重点,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创造一个有利于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政务环境。
解决政务环境不优的问题,核心是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没有执行力的政府是软弱涣散、难有作为的政府;没有公信力的政府,是失去诚信、人民唾弃的政府;没有良好服务的政府,是不称职的、不合格的政府。7月4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政府系统干部大会,动员部署开展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专项整治和全面建设工作,我们的每位领导同志和机关干部,只有认清形势,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为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我县干部的思想状况,当前要强化以下四种意识:
一是要强化诚信意识。“人无信,则不立”、“人之无信,不知其可”。诚实守信是人性中最为基础和最为可贵的一个方面,也是实现人的社会性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是信用,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表率。政府讲诚信,就能带动一个地区的社会诚信蔚然成风,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增强外来投资者的信心。政府不讲诚信,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各级干部都要树立和强化诚信意识,不仅将诚信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品格,更要将诚信作为公务员的政治品格和行政品格。我们要逐步建立公务员信用承诺制度,使广大公务员说实话、办实事,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民,以政府的诚信带动全社会的诚信。
二是要强化大局意识。大局就是全局,就是发展趋势。强化大局意识就是要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服务于大局。大局意识强不强,是衡量每一个党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各单位、各部门都要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围绕办好三件大事,建设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创造性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自觉地为全县大局服务。
三是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