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了废油再生行业的发展。八十年代以后润滑油销售市场放开,“交旧供新”制度失去效力,废油资源绝大部分流失。即使“-些个体和集体废油再生厂再生处理了一部分废油,但由于采用落后的再生技术,不仅使再生油的质量低劣。同时又产生了更为严重的酸渣污染。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流程,我国过去分为再生及简易再生两类。再生工艺包括:硫酸—白土工艺、蒸馏—白土工艺、蒸馏—硫酸—白土工艺等,使将废润滑油再生成为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用于专业的再生厂。简易再生工艺包括脱水杂(沉降、沉降—离心、沉降—过滤、离心、过滤、闪蒸—过滤等)、脱气、水洗、絮凝、吸附精致等,主要用于使用单位自行再生,生产自用的再生润滑油。简易再生的润滑油往往不是全部指标都符合新油指标,但却可以使用,常采取与新油混合使用或补充添加剂后使用的方法。
废油再生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叫做再净化,包括沉降、离心、过滤、絮凝这些处理步骤,一个或几个连用,相当于过去分类中的简易再生,主要目的是脱去废油中的水、一般混浊的机械杂质和以胶体状态稳定分散的机械杂质。第二类叫再精制,是再净化的基础上增加化学精制或吸附精制等,例如在脱水杂或絮凝之后,再白土精制或硫酸—白土精制等生产非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润滑油、清洁的燃料和脱膜油等。第三类叫再炼制,是包括蒸馏在内的工艺流程,例如蒸馏—白土、蒸馏—酸—白土等生产符合天然油基础油质量要求的再生基础油调制各种低、中、高档油品。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本身更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有些再生单元过程基本上没有环境污染,例如第三类再生工艺中的蒸馏、加氢。发展新的无污染的再生工艺,推广绿色的废油循环利用技术,以取代硫酸精致,最成功的是采取高真空低温度下的薄膜蒸发,将基础油馏分蒸出来而不发生任何裂化,然后再经过加氢精制,成为质量良好的再生基础油,既提高了废润滑油的附加值,也有效的避免了在治废、利废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的二次污染。
(五)电子废物的循环利用
1、电子废物的定义
国家环保总局在《关于加强废弃电子电气设备环境管理的公告》中指出,电子废物是指依靠电流或电磁场来实现正常工作的设备,以及生产、转换、测量这些电流和电磁场的;其设计使用的电压为交流电不超过1000伏特或直流电不超过1500伏特的废弃电子电气设备,具体包括: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大型家用电器;吸尘器、电动剃须刀等小型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话机等信息技术(it)和远程通讯设备;收音机、电视机、摄像机、音响等用户设备;钻孔机、电锯等电子和电气工具;电子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放射治疗设备、心脏病治疗仪器、透视仪等医用装置;烟雾探测器、自动调温器等监视和控制工具;各种自动售货机。
2、电子废物的危害及现状
电子废物是困扰全球的大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电子废物的产生速度也更快。据统计,德国每年要产生电子垃圾18xxxx吨,法国是15xxxx吨,整个欧洲约60xxxx吨。而美国更惊人,仅淘汰的电脑很快将达到3亿—6亿台。
我国人口多,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等电子产品普及率会进一步上升,更新换代速度也会逐步加快,今后电子废物带来的压力会非常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我国电视机的社会保有量达到3.5亿台,冰箱、洗衣机也分别达到1.3亿和1.7亿台。这些电器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家庭,按照10—15年的使用寿命,从2003年起,我国每年将至少有50xxxx台电视机、40xxxx台冰箱、50xxxx台洗衣机要报废。此外,近年来我国电脑、手机的消
费量激增。目前全社会电脑保有量近200xxxx台,手机约1.9亿部。而电脑和手机的更新速度远快于家电产品,目前约有50xxxx台电脑上千万部手机已进入淘汰期。
电子垃圾不仅量大而且危害严重。特别是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产品,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比如电视机的显像管含有易爆性废物,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和塑料外壳等都是有毒物质。而电脑更厉害,制造一台电脑需要70xxxx种化学原料,其中5xxxx以上对人体有害。据专家介
绍,一台电脑显示器中仅铅含量平均就达到1公斤多。如果对电子垃圾简
单采用传统的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对环境、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