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废物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固体废物的生态化转向,可以有效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排放量,使其成为一种原料资源从而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固体废物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固体废物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原则
随着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加重以及人们对环境污染为题越来越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首先确立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其中资源化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在固体废物中收回物质和能源,以前一种产品的废物做后一种产品的原料,在以后一种产品的废物生产第三种产品,如此循环和回收利用既可使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大大减少,还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满足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框架
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
1、在企业层面上(小循环)。
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要求企业做到:(a)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b)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c)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d)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e)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f)提高产品的耐用性;(g)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
2、在区域层面上(中循环)。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3、在社会层面上(大循环)。
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四、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对策
(一)生活垃圾的组成、性质
生活垃圾简易分类可分为有机物(可堆肥物包括动物植物)、无机物(填埋物)、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破布、金属、玻璃等)。按照可燃烧性能分为可燃性垃圾与不可燃性垃圾;按发热量分为高热值垃圾与低热值垃圾;按化学成分分为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按可堆肥性可分为可堆粪垃圾与不可堆肥垃圾。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平均日常生量为人均0.7-1公斤, 1997年,全国的垃圾产
量达到了1.4亿吨,全国20xxxx座城市已陷入垃圾围城之中,北京、上海,垃圾日产量已超过12000吨,哈尔滨市日产生生活垃圾3500吨,年递增率为xxxx。迄今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仍以露天堆放、填埋为主,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能否妥善解决垃圾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堆肥
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减容、减量及无害化都很高,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哈尔滨垃圾焚烧处理厂采用世界先进的流化床焚烧技术,适用于中国垃圾不分拣的国情,可燃各种垃圾,将垃圾直接粉碎燃烧,将有害固体和气体符合国家标准排放,垃圾燃烧率在8xxxx以上,废渣填埋量只有普通垃圾填埋量的1/10,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垃圾焚烧后每年可供应电能1300-210xxxx千瓦时、蒸汽7.xxxx吨,初步实现了“变废为宝”、“垃圾资源的再生利用”要求。深圳市垃圾焚烧厂1988年11月正式投产,总投资47.29*10xxxx,运行正常,除技术改造和年终大修停产外,基本保持单炉运行,连续生产状态,单炉日处理生活垃圾150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