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农村改革转型期所面临的问题及影响乡镇街道  ○

至无偿划拨农村集体土地,为个人或少数人牟利,造成大面积的耕地流失。同样是这个乡镇,五年间共流失耕地面积0.29xxxx亩占总面积的8.6xxxx。有资料显示:进入本世纪初,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兴办高科技工业区和修建大型娱乐场所的浪潮,农村土地被大量侵吞和圈占。2004年国务院五部委清理出各类开发区674xxxx,合计面积562xxxx亩。(2)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凝滞性,导致农村土地无法进行有序流转,使土地属性价值无法转化成获取更大利润价值的资本,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迟缓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秘鲁经济学家德托索曾指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穷,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资产如:土地、劳动力和生活要素等不能顺利转化为能够进行交易,用来创业,从而创造利润的资本。农村承包土地三十年不变,在使农民获得了稳定的土地的使用权、生产自主权的同时,也阻断了农村土地的流转。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单一性,又阻碍了农村土地的转化升值。所谓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单一性,是指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仅限于农村土地承包者自己使用,既不允许继承,也不准许进入市场,进行出租、出让、入股、互换和抵押。这种单一性,既降低了土地的交换价值,又阻断了农民利用土地使用权交易获得更多的农业生产投资的渠道。(3)农村土地分配形式的凝滞性,导致农村土地的资源人均占有的不公,影响农民公平享有国家的土地资源和农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好处,极易引发农村社会冲突。这主要是指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日显突出。首轮农村土地承包中暴露出来的新的矛盾,由于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不彻底,导致矛盾的积压越来越多。而国家现在对农业税的减免和对农业生产的补贴等扶持政策的落实,大多以土地承包面积为依据。农村中农民承包的田越多,农民的农业收入多,享受国家支农政策的实惠就越多;相反,就越少。于是,农村贫富悬殊就越来越大,农村冲突就越来越严重。在如一位县市领导在春节前的走访中发现,有一个乡镇的一个村台的4xxxx农户,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没有一分田的承包地和自留田,完全靠帮人种田或外出打工过生活。住的是“风扫地,月点灯”的破旧屋,一家五六口人拥挤在两三张床上。快到过年了,家无存粮、片肉。别人都已忙置办年货,而这些农户还在鱼池检别人清收鱼池时剩下的小鱼、小虾。若机会好,可以换来二、三十元钱买点米和肉,让一家五六口人过个春节,改善改善生活。而邻近的村台,因人均有一亩多承包地,情况则大不一样,则是高楼大厦,鱼米丰登。而这些无地的农户对走访的是领导讲,有的准备春节一过就到各级政府去上访;有的准备找乡村干部扯皮,不解决土地问题就以死相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社会分配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没有随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而消失,相反因方方面面的利益机制的冲突,而使这种社会分配制度不公更加复杂化,而导致的城

乡差距越来越大,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1)资金和资源的分配不合理。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国家工业,实行二元经济结构体系。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来获取工业发展资金。有资料表明:1952-1990年,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获得资金8707亿;城市工业和商贸企业,通过税收和设在农村的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及邮政储蓄,套取农村发展资金。其中从农业中获取的资金为8707亿,从储蓄中获取1404.8亿,投入城市及工业化发展建设。国家为发展城镇规模和工商企业,无偿占用了大量的农村土地,是农村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改革开放后多年,这种资金流向格局仍然没有改变。1991~1997年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总额达到12666亿,以农补工的产业投资导向,致使工农业发展速度失调,农村与城镇发展速度失调。(2)国民收入分配不公。为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和城市体系,国家从建国起就一直实行城乡有别的财政税收收入分配体制,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更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城市的道路、交通、水电、配套等市政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建设都由国家财政包揽;而农村则是农民自己投工、投劳、集资掏腰包。即使是大型公共农村基础设施,也是国家出小头,农民出大头。集资办学、集资办医、集资修路、集资办电、集资改水,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和农村冲突的聚焦点。为集资,农民怨声载道;为集资,农村干部有苦难言。农民文化素质越来越低,农民就医越来越困难,农民负担越来越重,干群矛盾越来越尖锐,农村基础设施越来越薄弱,是当代农村的真实写照,滞后了农村经济发展。(3)就业分配机制不合理。城乡社会分配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经济体系的二元结构,而且还表现在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一方面将国人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两个不同层次的阶层,享受不公的国民待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