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中国“四农”问题数据解析乡镇街道  ○

然属性看,它是一种几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再生25mm的土表就需要300年。这种再生速度对于迅速耗蚀的土地并没有多少补偿作用。从土地的社会属性看,土地在我国革命、建设、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拉开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在农村进行的土地改革,由此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基;八十年代初,实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两个凡是”的僵局,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我国耕地面积有关数据。据最新资料,我国耕地面积18.37亿亩,草地面积60亿亩,林业用地面积27.6亿亩,荒地面积16.2亿亩。但以往还有三个不同数据:农业部统计“中国的二轮承包耕地面积是14.25亿亩”,国土资源部称“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有耕地18.51亿亩”,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的数字则为“2003年全国农业税计税面积12.6亿亩”。应该说,这三个数据并不矛盾,有联系也有区别,是统计口径不同所致。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地方还有“黑地”的问题,有的省份“黑地”甚至达1xxxx左右。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国外一些组织和机构认为中国的耕地面积在20亿亩左右。   土地安全的第一个矛盾,人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在全世界2xxxx人口超过500xxxx的国家中,中国耕地总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当,并列第二;但人均仅为1.4xxxx,不到世界人均耕地资源的一半,不到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印度的2/3。不仅如此,我国的耕地面积中,有7xxxx多是中低产田,产出量比发达国家少很多。人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是农村土地问题的总根子。   土地安全的第二个矛盾,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全国土地利用变更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耕地减少量为142xxxx亩,耕地面积由2003年的18.51亿亩降为2004年的18.37亿亩,与1996年相比耕地净减少1.14亿亩,人均耕地由1.4xxxx降为1.4xxxx。这是非常危险的速度。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3年下半年以来严控土地“闸门”,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国务院就土地问题连续发了xxxx文件,采取了十分严厉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工业化、城市化必然对土地有大量的需求,这在相当长时期内无法从根本上转变。   土地安全的第三个矛盾,土地规模经营的冲动越来越强烈。我国农村现在是一家一户承包土地经营,全国2.49亿农户户均7.xxxx,耕地块数5.8块,这样微小而细碎的土地规模是典型的不经济。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农村有一个矛盾正在激化,就是外来的承包种植大户与本地零散农户的矛盾,土地纠纷往往是这一矛盾的具体表现。某省农场一位职工种了xxxx亩地

,良种补贴一下子得了10xxxx万元。这种情况集中反映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强烈冲动。要追求农业利润最大化,首先在土地经营要上一定规模,但必须从国情出发。   当前土地安全的突出问题是乱征滥占耕地。目前,工农产品“剪刀差”的问题基本解决。但对农民土地权益层层盘剥的地价“剪刀差”,给农民生计的近期伤害和长远影响不可低估。据统计,1987至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39xxxx亩,按人均耕地不足0.xxxx计算,至少340xxxx农民因征地失去或减少土地。有关方面资料显示,现在全国起码有400xxxx失地农民,6xxxx的失地农民生计困难,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成了“三无农民”(无地、无业、无保障)。某省调查分析,若征地成本价为10xxxx,其收益分配格局是:地方政府占二至三成,企业占四至五成,村级组织占近三成,农民仅占xxxx-1xxxx。有专家测算,近20年有关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征用耕地的价格“剪刀差”,从农民身上至少拿走50000亿元。   土地安全实质是国家安全。在我国,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社会怎样变迁,土地都是农业的命根子,也是农村的命根子,更是农民的命根子。研究“四农”问题,必须把土地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上;解决“四农”问题,必须维护土地安全和农民的土地权益。只有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粮食安全才能得到基本保证。耕地安全是土地安全的关键,土地安全决定粮食安全,同时也决定农民的命运和农村的稳定。   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假如这个制度不坚持,不但土地安全没有保证,农村稳定没有保证,甚至会动摇农村整个经济制度。困此,要高度重视土地安全问题,深化对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理解,特别要防止土地兼并和土地私有化两大危险倾向。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多种实现形式,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要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经验,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农村土地制度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   二、农村: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