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浅论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想乡镇街道  ○

使大量农村资金流向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2、邮政储蓄“贴水”揽储方式单方面转移了相当部分农村资金。3、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赢利动机的驱使下,把资金更多地投向获利机会较大的非农领域,从而使资金脱离农村。因此,由于农村自身资本的缺乏与制度约束导致的大量“失血”将加剧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严重不足。 
       二是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与农村金融品种单一的矛盾。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困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我国的农业经济要尽快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朝着“高资金积累-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模式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身资金积累、国家财政支持及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话,根本无法解决目前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与农村金融品种单一的矛盾。因此,需要借助于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创新多种金融衍生产品来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 
       三是新农村建设对长期资金的需求与农村资金短期的短期性供给之间的矛盾。新农村建设预计投入到农村建设的资金总量将超过xxxx亿人民币,重点是加快乡村道路和水利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完善农村电网,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等农业公共物品的投入上。所以,新农村建设对长期性资金的需求将更为迫切。而目前我国农村资金供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正规金融对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农业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农业发展银行的粮油收购资金以及农信社支农贷款,这些贷款都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另一部分来源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对资金的供给,这部分资金主要是民间之间的相互借贷,基本上都是一种短期融资行为。因而,目前农村资金供给基本上都是短期资金,这必然会导致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之间不配套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商业金融信贷投向高赢利性与农业固有的高风险之间的矛盾。农业是弱质产业,其自身固有特点决定了它的风险性,而商业银行在转轨过程中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希望把资金投向效益好、风险小、赢利高的行业,这恰与农业效益低,风险大形成矛盾。二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方式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同农村商业金融集约化经营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农村金融部门在向商业性转轨的进程中,为了提高经营集约化程度,制定了减员增效,撤并机构,收缩战线的发展战略,这使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服务分散化与金融服务集约化成为一对矛盾。三是农业信贷政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个时期以来,政府在战略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强调城市过多,关注农村过少,尤其是农产品短缺问题解决以后,发展重点向城市倾斜更加明显。从
   1980-2005年,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的比重由9.xxxx下降到1.xxxx,财政支出中支农资金比重由12.xxxx下降到2.xxxx。1996-2005年,财政支农资金占农业总产值的平均水平为xxxx,低于发展中国家1xxxx-1xxxx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xxxx-5xxxx的水平。农业和乡镇企业从国家银行系统获得的贷款额度在最高年份也没有达到1xxxx,而且从1995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与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相称,也与农业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极不相适应。四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农村经济不配套,使农民贷款出现“断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户的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的投资主体。但随后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变化。1995年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都成为商业性金融企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这些金融机构都收缩了对农户贷款的份额。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也只承担国有粮食企业的贷款。改革后的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民贷款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真空”。正规农业金融机构的严重缺位,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加剧了农业资本的稀缺,加大了农业资本的获取成本,阻碍了资本流入农业。 
       四、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想及操作思路 
       综上所述,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由于体制、制度以及市场失灵等方面的约束,致使现阶段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矛盾,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将会导致新农村建设步入困境。那么,当前应该怎样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呢?经济学中的“木桶效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