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市的旧村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及与兄弟县市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的困难和问题如下:
(一)发展不平衡。一是受经济条件影响。由于我市东、西部地区经济贫富差异带来发展不平衡;二是受乡镇、村干部的重视程度的影响。镇、村干部重视程度越高的,旧村改造进展就越快,反之则慢;三是受地域影响。镇中村、镇边村开展快些,边远村开展则慢些;四是受基础差异的影响,有些村自身基础条件较好的则快,基础差的则慢。
(二)土地指标紧缺。这是目前制约旧村改造工作最大的“瓶颈”。我市大多数村庄存在建筑密度高、绿化率低、公共道路和公用设施严重匮乏及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的状况,若要大面积改造,必须重新规划和启动部分新的用地。然而,土地资源匮乏,用地需求量大,原来就已经是“僧多粥少”,加上近年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约,用于旧村改造的土地指标已是屈指可数。如今年×××分给我市总共可用的土地指标只有50xxxx,切块用于旧村改造的仅1xxxx土地,这对已列入旧村改造的30xxxx个村庄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根本满足不了旧村改建中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求。
(三)村集体资金薄弱。旧村改造工作需要一定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前期投入。而我市大部分改建和环境整治村集体资金薄弱,无法靠自身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只能通过向靠上级要一点、自己出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而市里年度补助资金无论量和面都有限,加上省、×××的补助资金,也只能用作启动资金。而村民的房屋拆建及村内公建项目,因建设资金缺乏受到阻碍。
(四)相关政策亟待突破。虽然我市早已出台了《加快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到目前止旧村改造有关审批手续还是比较繁琐,不能满足广大乡村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省“千万工程”、××ד千百工程”现场会精神,按照×××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按照以规划建设为龙头,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政策措施为保障,全面推进旧村改造的工作思路,认真实施“千村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突破难点、重点,加强部门协作,加快建设步伐,不断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全力实施“千百工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委×××人民政府
(2005年9月12日)
2005年是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作的第三年,也是出成效、出亮点的关键一年。×××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千百工程”工作,将这项工作列入2005重要工作目标责任制项目来抓,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完善基础设施、实施环境整治为切入口,切实加强领导,抓好落实,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前阶段工作进展情况
经过几年来的“千百工程”建设实践,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大有改善,让村民切身体会到村庄整治带来的好处与实惠。因此,今年我市村干部、村民要求村庄整治的积极性较高。各整治村都能充分结合各自实际,注重特色,突出个性,使村庄整治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各有亮点。总的来看,今年我市“千百工程”建设与往年相比主要呈现数量多、质量好两种趋势。2005年,×××下达我市整治村任务数8xxxx村,我市根据实际情况最后下达个村。今年1-8月份,全市共启动整治村15xxxx,占×××全年任务数的175.8,并如期启动2xxxx示范村建设。到目前止,全市已有2xxxx村顺利通过×××验收(其中包括xxxx“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xxxx村通过××ד村庄整治合格村”验收。总结前阶段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千百工程”建设。2005年,市委、市政府把“千百工程”工作列入年度重要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做了专门布署。为了加强领导督查力度,实行了市级领导联系点制度,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到各自联系的乡镇、示范村加强督查与指导,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