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秩序井然,职工队伍稳定。昭阳矿的建成,对于壮大煤炭主业,提升集团经济总量,促进新光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新矿井开发有了新的进展
为加快推进主业发展,一年来,集团主要领导多次去南京,跑合肥,走淮北,加强新矿井开发的资源洽谈工作。目前,已经与准北市政府确定了双方合作意向,现待省里研究批准。我们还积极探索股份制经营模式,并有初步雏形。与此同时,做好人员准备,一经省里批准,将立刻上马动工。这将是今年的一大重点工作,事关集团“十一五”翻番目标的实现。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求实、奋进的一年,各项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集团各级干部及广大员工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广大员工及其家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客观分析现状,认清形势,更新观念,进一步增强抓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主业发展信心
在集团经济状况持续趋向好转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集团经济工作中长期积累的问题比较多,深层次矛盾没有完全解决,职工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落后,使得集团经济运行仍很艰难,改革改制工作难以快速全面推进,大局长久稳定仍需进一步努力。问题、困难和矛盾需要各级领导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并制定对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冷静观察,煤矿安全现状的压力仍然很大
首先,与上级对我们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江苏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要从现在的1以下降到0.7以下;市政府要求我们把死亡控制在xxxx之内,千人重伤率为1.xxxx。我集团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虽是逐年下降,但仍远远高于省市控制目标。从近几年看,全国安全生产形势走好,煤矿安全形势也不例外,在普遍走好的情况上,我们要走出事故阴影,实现零的突破,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而且,当今经济社会对煤矿安全的要求,决不限于少死人或不死人,而是要上升到对工伤和职业病危害的控制,因此,我们必须把目标放得更高、更远些。其次,煤矿生产条件日趋复杂。随着矿井老化及开采水平的加深,开采难度加大,固有的灾变因素日趋活跃,加之生产力水平并没有根本变化,安全管理离本质安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多数情形的安全控制仍处于人治阶段。第三,劳动力充实上出现明显断层。企业用工趋向多元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大的提升。第四,生产力要素的限制。短期内不能跨越人治管理的模式,而实现科学化、数字化的安全管理。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致使发生灾变甚至重大灾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实现本质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认真反思,集团及成员企业管理状况仍然比较粗放
管理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先进的、有效的、不断创新的管理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过去的一年,集团及各成员企业制订完善了基本管理制度,强化了财务、营销、劳资等管理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职工对企业管理的满意度在提高。但从企业的生存要求、长远发展来看,仍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对基本管理制度好执行就执行,不好执行就不执行,时常将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游离于制度之外,制度、纪律观念淡薄;对集团的计划和指令合意的就执行,与小集体或小圈子利益不符的就不执行,讨价还价,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务公开制度未能落到实处,该在班子成员之间通气的不通气,该张榜公布的不公布,引起班子成员猜疑,职工怀疑;一些单位安全隐患得不到整改,安全事故及“三违”处理不力;少数单位仍然私设小金库,虚报瞒报主要经济指标;一些单位消费性支出、工资性支出失控,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等。这样的问题,削弱了集团的管理调控力度,助长了不正之风,就此下去,必然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切不可等闲视之。在管理上下功夫,应该成为每位管理者的理念和行动;向管理要效益,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三)适应发展,干部及职工的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是一场软件、速度革命,而是一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由此可见,观念和思维的更新对一个人至关重要。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变,任何新的变革行为都是徒劳。在集团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确立
“四个观念”:
一是安全发展观。为什么多年来我们的安全工作始终笼罩在事故阴影之下?为什么安全隐患和“三违”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