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应设立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指定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管理事宜,预算管理应遵循逐级提交、申报批准的程序,力求预算的准确性。各单位于每月25日前应将经单位审定的现金预算表以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报至集团公司,再由集团财务部召集相关部门会审并报集团公司批准后转各单位财务部门监督实施。
⑵严格界定工作权责。预算工作中,日常现金收入和支出业务明确由分管副职、财务部门负责运营。即分管副矿长签批收支,财务部门对照集团公司批准的现金预算表履行事前控制、事中保证和事后复核。涉及日常生产和安全特殊情况下的调整或新增,拾万元以下的由矿长书面批准先行办理,一周内报集团补批手续。禁止隐匿存款谎报预算,矿长、分管财务的副矿长、财务科长是现金预算的责任人,必须对预算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⑶规范票据批核。贯彻落实好“先审后批”的财务支出程序。财务部门对所有支出事项实行合法性和规范性会计审核,分管财务的副矿长履行财务签批手续,党政正职均不得违规在票据上签批、批示或签署导向性意见。
⑷严格现金、银票及印鉴管理。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内控制度,严格现金结算纪律,加强现金安全管理,严禁财务印鉴、银行结算票据、银行对账调节表业务集中管理,更不得集于一人之身。
⑸严格履行集团审批及备案事宜。对集团在财务工作规定中明确的18项须经集团审批事项及5项报集团备案事项,各单位今年起必须认真执行,集团财务部门要严加督查。
⑹规范投资投入的报批。规范固定资产及基建、技改项目投入的管理,该报经集团审批的事项必须报集团审批,审批时须附带相关方案或说明。
⑺驾驶员类外原则。驾驶员不得报支本人以外与车辆使用无关的各项费用。
二是优化营销管理。营销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重心。今年的营销管理应重点抓好五个环节:
⑴市场基础性管理。要认真贯彻执行集团销售、物资采购及信用合同管理规定,并结合企业实际,完善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或细则,保证各项营销工作进入有章可循、按章运作的轨道。办法或细则要及时报集团生产技术部批准或备案。完善各种基础台账及档案的管理,对营销管理中的各种计划、规定、报表、票据、通知、会议记录、调研报告、客户关系档案、考核台账等分门别类,逐月或季度装订成册,专人保管。
⑵销售流程的管理。过程决定结果,控制了过程,也就控制了结果。营销合同该报集团批准的必须及时报批;该报集团备案,必须及时报集团备案。加强产品市场调研、定价、交货等具体环节的管理,规范退货、折让行为的处理。今年内各单位严禁发生赊销行为。关于销售流程的规范问题,集团近期将下文作出具体规定,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⑶采购管理。要切实做好比质比价采购。除仅有唯一供货单位或企业生产经营有特殊要求外,企业主要物资的采购要选择两个以上的供货单位,从质量、价格、信誉、服务等方面择优进货。企业主要物资采购有特殊要求的物资采购,必须审查供货单位的资格。企业大宗原燃辅料的采购、基建或技改项目主要物资采购的以及其他金额较大(一般1xxxx元以上)的物资采购等,具备招标采购条件的,由集团会同相关单位组织招标采购。招标采购的操作方法是,由集团牵头招标,确定后则由各单位分头采购。各单位对采购物资要进行质量检验或验证,并设立规范的验收登记台账;无特殊情况,采购物资未经质量检验或验证,不得办理正式入库和结算手续。做好月度采购物资的全面公开监督工作。
⑷实行重大营销事项报告制度。企业进行广告宣传投入和策划、对外联合协作、参加各类展销会、促销会、订货会等情况须事先向集团报告,不经批准,无论成效如何,视作违纪处理。
三是优化成本费用管理。各单位要根据集团计划安排,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突出目标成本构成的重点部位、形成的关键环节,确定合理先进、效益最佳的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和费用计划;要进一步细化目标,层层分解,形成责任共同体,并严格月度或季度考核。与此同时,要把专业管理和群众性管理结合起来,经常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的“双增双节”活动,严格治理好日常的“跑、冒、滴、漏”,形成全员抓成本费用管理、全力抓成本费用优化,、全过程抓成本费用控制、全方位抓成本效益提高的局面。
(三)着力推进改革改制工作,切实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继续推进固鼎、新宇、金威等非煤企业的改制及扫尾工作。坚持网上招标竞价,开放式重组的原则,按照规范程序有步骤地进行。方法是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时间安排上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部结束。及时妥善处理好已改制企业的扫尾工作。在改制工作中各项方案的实施,必须做到不开口子、不留尾巴。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