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三个规划”的编制。即乡村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体系。布局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科学规划乡镇和村庄布局,按照“发展小城镇、建设中心村、撤并自然屯”的要求,明确今后发展和建设的重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内容统筹考虑,把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试点乡村得到具体落实,真正起到示范、引路作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形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要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要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得到群众认可。最终形成县、乡、村有机衔接的配套规划体系。二是加快经济发展,进一步打牢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要千方百计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形成促进增收的长效机制。要挖掘种植业增收潜力,优化种植结构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特色食品和优质粮食生产,优化粮经饲结构。要围绕提高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抓住参加哈洽会等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做强做大产业龙头,努力构建产加销结合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粮牧“主辅换位”战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专业化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和现代化养殖场,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养殖,在当前畜牧业市场低糜的情况下,要重点抓基础种群建设,以利于下步的扩大生产;要强化疫情防控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畜产品和产业安全;要围绕初具规划的主要畜禽品种,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畜产品深加工层次。要重点培植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的能人富户,引导他们向规模种养、加工、运销等方面发展。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农民创业的热情。要在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同时,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岗前培训、用工对接、权益保障。更好地为劳务产业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要切实把各项减免、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有效保护农民的收益。切实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加大整村推进的工作力度,在产业化扶贫、项目扶贫以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上给予重点倾斜;全面开展救灾救助活动切实解决好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入户率;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抓好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和乡镇政务、村级财务公开制度真正把管理民主的要求落到实处。开展“平安乡村”、“文明村镇”创建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三是加大推进力度,进一步落实新农村建设相关项目。各乡镇、部门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根据试点乡村的不同情况,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突出问题,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重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重点解决好试点乡村公路建设和人畜饮水等突出问题。试点乡村通乡通村公路要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基础铺设工作,年底前,完成主要街路的水泥、沥青、红砖或石板铺装,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试点乡镇和行政村所在地基本安装并饮用自来水,让农民喝上放心水。试点乡村的环境整治,要坚持长期性,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突出抓好“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粪便)、“三改”(改灶、改厕、改圈)和“三化”(绿化、美化和净化)建设,力争做到垃圾、粪便集中存放,污水通过明渠、暗沟排放,柴草垛不入村,厕所卫生符合要求,并做到管理到位,通过整治村容村貌,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消灭中小学d级危房,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抓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全面改造和建设试点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计划生育服务室,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的试点乡、村农民参合率达到8xxxx以上,落实医疗救助制度,努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四是注重整体提高,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相应能力。要切实抓好包扶工作。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组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帮建工作,形成全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是省市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提出明确要求,也是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的实际步骤。对此县委、县政府特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包扶分管工作组,各单位要尽快深入试点乡村,按照包扶村的建设规划和今年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尽快落实帮建项目、资金和措施,做到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物出物,真正为试点村干几件实事,力求在规划指导、促进增收、帮助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民参与新农村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