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原产地认证累计达到xxxx亩,我区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
五是重民生、抓保障的措施更加有力,形成了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启动实施了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三项制度。全面落实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资金121xxxx元,新建、改建校舍4.xxxx平方米。15所农村卫生院改扩建基本完成。在全市率先提高了农村二女结扎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养老储蓄标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城镇就业率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以上五个方面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扎实苦干的结果,我们要倍加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二、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形势和重点,加快推进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进程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既面临着许多机遇,又存在诸多困难。从有利的方面看,国家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又好又快方针,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支持,有利于我们争取投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平定、银武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平西铁路、750千伏超高压输供电工程即将开工,将为我们建设甘肃东部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全省能源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商贸、旅游、肉牛等特色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各级换届圆满结束,人心思进的干事劲头十足,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为我们推进新跨越提供了强大动力。从制约的因素看,一方面,国家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增长过快的趋势,对新开项目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严格要求,这对于我们投资拉动型地区争取项目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另一方面,我们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工业总量小,大项目少,特别是项目前期工作滞后;产业聚集程度较低,链条短,辐射带动作用不突出;财政支出压力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支持能力弱;因企业改制、土地征用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部门职责不清,职能发挥不充分,一些干部在谋划发展、工作落实上缺乏创造性、主动性,思想不够解放,有效推动工作手段少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着力研究解决。
今年是加快建设小康崆峒、和谐崆峒的关键之年,抓好今年的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区党代会和人代会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当好排头兵,工作创一流”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以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为目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工业、民营、劳务三大经济,突显商贸、旅游、肉牛、果菜四大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大力开展“抓落实,求突破,塑形象”年活动,全力建设10大项目,实施10项惠民工程,抓好6项重点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小康崆峒、和谐崆峒奠定坚实的基础。
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2,达到52亿元;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达到3.5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7,达到5.25亿元;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达到30.8亿元,其中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16.7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10.9,达到14.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达到21.58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2左右;地方财政收入保持10的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863xxxx;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达到266xxxx;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毫不动摇地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以实施十大项目为重点,在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上求突破、创一流
今年项目建设的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初步确定了11xxxx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达到4xxxx亿,特别是人代会确定的平西铁路、平定高速、泾水北调、崆峒古镇·问道驿站、醋酸、电厂二期、环保石灰生产线、集中供热、泾河流域绿色农业示范区、土地整理等10大重点项目,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也是今年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要逐项目细化措施,全力以赴抓到位。总的要求是,积极跑上去,争回来一批项目,主动走出去,引进来一批项目,切实沉下去,建起来一批项目。保证重点有突破,在建有形象,前期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