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全中心干部职工除了正常组织调整、特殊工作需要外,原则上不再作跨单位的、大的工作调动和岗位变动;中心要建立内部的劳动力调剂市场,由各单位对其实行劳务委托;对外聘员工一定要从严控制,严格报批手续,所有人员调入必须由中心人劳部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审核手续。特殊工作需要外聘专家、工种除外。要在日常工作中打破干部工人界限,把一批年富力强、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才干的工人选拔到管理岗位上来,最大限度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是
要强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各单位必须动真格、出实招,强力推进新办法,坚决打破旧体系。能实行计件工资的要进行计件,能进行工效挂钩的要推行工效挂钩,能承包经营的可以进行承包经营,以达到“充分体现岗位贡献、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在具体改革实践中,要注意区分不同产业、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之间存在的不同性质,区别对待,制订出具体、可操作的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分配制度,领导干部要亲自设计、亲手操作、亲力作为,确保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有力、深入人心、效果良好、不走形式。
(三)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实施办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紧扣经济效益中心,以成果论英雄,以利润论成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既有业绩考核办法,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这是“郑铁地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核心和保证
。一是
要明晰政策,考核制度到位。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加强政策引导,明晰经营责任,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合理进行奖惩兑现。中心每季度对生产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重点抽查,每半年对各单位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经营不善,管理不力的单位,提出改进措施和警告通知,督促全面落实经营任务。
二是
要落实责任,奖惩兑现到位。以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对所属基层单位,区别不同类型,实行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把所承担的经营责任层层分解,落到实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中心机关总部开始,层层签订责任书。中心正职要与副职以及各单位正职,中心各单位分管领导要与自己分管部门层层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明确经营目标和经营责任,量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制约力度,严格奖惩制度。要强化对各单位主要管理者的业绩考核,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期满,进行全面考核,实施奖惩。凡是综合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单位领导一律不得评为先进,并给予通报批评;凡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就地免职;凡连续三年考核仅为合格者,其单位党政领导应自动辞职。
三是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努力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经营水平,确保中心2006
年各项经营目标顺利实现。四是
要制订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规划,定期组织分析,逐项明标核对,认真梳理兑现,以确保各项工作按照形象进度顺利推进,确保中心奋斗目标在本单位、本部门落实到位。
五是
要加大对两级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的检查监督力度,确保领导干部廉政自律。大兴勤政廉政之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自觉落实各项勤政廉政措施,深入开展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注重从源头上抓好反腐败治理工作,用制度制约违规行为,用制度保护创业干部,把改革中的人才成本降到最低;完善各项管理监督机制,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厂务公开的检查,推动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四)以释放效能为标准,加快生产维修布局调整,建立科学合理、规模适当的生产经营体系
牢牢抓住生产维修布局调整这一契机,科学规划设计,完善组织结构和功能组合,建立“安全、高效、文明”(房建、给水)或者“效益、活力、和谐”(多元单位)的生产经营体系,是“郑铁地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机遇和手段
。一是
要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专则专”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生产力布局调整力度,按照产业特点、业务分工、系统要求,以市场为纽带,以效能为标准,以节支为前提,推进相同系统、产业、业务的重组、合并、整合,优化生产力布局。
二是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