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积极探索信贷资金进入新农村建设的合适途径和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向农村流动,协调部门的资源向农村倾斜。探索完善对农民自主投入的激励机制和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尽快形成多渠道投入互为补充的投入机制。三要探索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着力构建平等和谐、良性互动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围绕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事业的供给机制。四要探索依靠农民群众实行民主管理的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这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新农村建设项目和资金来自很多部门,比较分散,要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加强资金协调整合,集中使用,确保工程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同时,积极探索项目建成后管护机制,比如,建成后的村屯公路由谁来管护,费用怎么筹集?农村自来水、集中供气怎么管,费用由谁收?对这些问题都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五要加快建立客观反映新农村建设成绩的评价激励机制。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身处农村工作第一线,任务繁重,工作辛苦。要抓紧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激励评价机制,把工作成绩考评重点逐步转变到反映新农村建设成果上来,以新农村建设措施是否落实、成效是否显著来衡量、判断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政绩,不断增强各方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七、既要创新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又要坚持我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全面做好“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必将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资源配置,工作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带来一场深刻变革,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不断完善和创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创新思路,并不是从零开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三农”工作的思路和打法已经比较成熟,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具体说,就是“八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以农机化、标准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整体效益。二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农机化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单位资源产出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主辅换位战略,在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的同时,努力构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畜牧强省。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搞好维权,营造环境,不断提高转移的规模和就业的稳定性。六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完善公司加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快改变原字号农产品大量出省的局面,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七是坚定不移地发展县域经济,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和口岸进出口加工为重点,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增强县级财政实力,充分发挥垦区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搞好场县共建。八是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农村“一免三补”政策和农村土地征用政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从目前看,当务之急要抓好的有三项工作。一要全力抓备春耕生产。目前,全省低温和旱象比较严重,旱情面积已达550xxxx亩,其中干旱较重面积200xxxx亩,而且旱情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各地必须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投入,依靠科技,坚持标准,抓好抢墒、保墒、引墒工作,努力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二要扭转生猪业急剧下滑的不利局面,努力保持畜牧业平稳发展态势。目前市场对生猪产业的冲击很大。要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帮助养殖户和加工企业拓宽销售渠道,鼓励加工企业扩大对基地出栏生猪实施保护价收购范围。协调有关金融部门,加大对生猪产业的信贷支持,保护好养猪户和加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避免生猪生产过度滑坡。抓紧落实好世行贷款项目,搞好国内外的招商工作,尽快启动相关基地建设,推动我省畜牧业再上新台阶。三要突出搞好春季禽流感防控工作。去年以来,我省一直受到周边地区疫情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当前,进入侯鸟大量回迁季节,威胁进一步加大。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阵以待,强化组织领导,做好各项应急预案,努力实现我省禽流感防控目标。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